从某种意义而言,回不回国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点象钱钟书笔下的《围城》。出国前,人们总是幻想着一个皆大欢喜的世外桃源,觉得一切的问题都会随着走出国门而得到解决。常常听到从国外回来的人们,喋喋不休地唠叨着国外的各种好:空气好,环境好,山好,水好,人也好,而且奢侈品还都很便宜。
可总有一些人在出国后,会时常地回国看一看。一个长期生活在加拿大的朋友对我说:”我每年至少要回国一次,就好象一条游在水里的鱼,一定要跃出水面冒个泡才成。”
在休斯顿的一个朋友怀孕了,她拜托我回国时替她买哈尔滨红肠,她家乡的特产。虽然知道很可能过不了海关,但体谅到准妈妈的心情,就特别找到了专卖店,让人家真空包装好。没想到过关时还是全军覆没。她得知后,长叹一口气,跑到亚洲超市去买肠衣,按照网上的方子打算自己做。她还对我说,特别特别想吃云南的过桥米线,每到半夜,就想得直咽口水,第二天直奔家附近的越南小餐馆,可无论去吃多少次,都是”越南米粉”的清汤寡淡味道,怎么也替代不了那滑溜溜的米线,热腾腾的鸡汤,上面漂着的溏心鹌鹑蛋,嫩嫩的鸡肉以及火腿片——
总而言之,中国人从小到大养成的中国胃,走到哪里都无法改变。也正由于此,才有了网上如火如荼的”私房小菜”。且看大家挽起袖口,争相恐后地在国外因地制宜,发掘各种食材,用培根做回锅肉,用”tilapia”做水煮鱼,记得第一次自己做出地道酸菜鱼的时候,那激动人心的感觉,想想还真的有点让人心酸——可有些东西,比如说挂炉北京烤鸭,无论在家怎么折腾,都很难如愿以偿地吃到嘴里。
最关键的问题还在于:真的很不方便!走出国门,也就意味着,即便你只是想吃一口葱油饼,也得自己在家学会烙,想喝一口康师傅冰红茶,也得跑到亚洲超市才有得卖。
在国内,每逢出国,就会大包小包地带东西回来。可没想到到了国外,每次回国,依然要大包小包的带东西回来:带书,带碟,带贺年卡,带中国工艺品,带调料,——-基本上所有在国外买不到,带有中国元素的东西,都想搬过来。记得曾经在天意批发了三十多条琉璃项链,在美过春节时,逐一发给女儿班上的小朋友。女儿的老师悄悄把我拉到一边,小声向我求证:”Ms.Lily, 你确定是要把它们送给每个人,而不是让孩子们玩一会儿再收回去?”得到我肯定的回答后,她兴奋地说:”天哪,这些项链真的是太美了!”
于是,无意间,我们成了搬运工,在中美之间,拖着大行李箱跑来跑去。
也曾有人说过:”只有出国后,才会知道自己多爱国。”对于每个在外的中国人而言,那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想念”。想念到什么地步?每到夜深人静,上网看帖子,突然之间,看到近期回国网友发的照片,一幅幅熟悉的画面跃入眼帘:天安门,北海,颐和园,景山,后海——–顿时就会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情绪涌上心间,眼泪也会随之不争气地流下来。
这不是”爱国”的大道理,只想说,所谓的爱,其实就是一种骨子里的分不开,舍不掉,不由自主的中国情怀,是渗透在文化中的习惯,是永远也摆脱不掉的,在异乡做客的隔阂感。也正由于此,国外的中国人,大都对”每逢佳节倍思亲”有着刻骨铭心的理解。
在国外,中秋节变成了大家聚在一起吃顿晚饭;由于时差关系,春节晚会也成了早上七八点钟的节目,与本该热闹温馨的大年三十相差甚远。要知道,在国内,春晚的收视率连年下降,因为人们都有着更好更多的选择。但在国外,如果连春晚也不看,你怎样说服自己也过了一个春节?要说起来,吃上月饼真的不是什么难事,亚洲超市都有卖,可是,就是少了一种”气氛”。而这种”气氛”不是两块月饼加一顿中秋晚餐就可以解决。它需要你打开电视就可以感受到,走在路上就能够闻到,同朋友同事随便聊天就会提到,甚至于任何一个路人手中的礼盒,商店橱窗中的摆设,超市店员的吆喝,亲戚朋友的电话———统统都能够让你感受到。所谓的”气氛”,需要一种心照不宣,不约而同的共同行动。
于是,到圣诞节,万圣节,感恩节,中国人也都开始跟着凑热闹。而在内心深处,却又常常觉得:那些个西洋节的热闹,更加反衬出中国节的寂寥。
如果说这只是刚到国外后的不适反应,那么,还有一种情绪,怎么都摆脱不掉,即刘喻在文章中曾经提到过的,类似于”历史的终结”,一种生活的”尽头感”。这种情绪听上去似乎有点”犯贱”,就好像小时候大考在即,一直在忙碌,幻想着考完后放假的那一天。可等到考完了,真的放假了,时间一长,又会坠入强烈的失落与迷茫中。
生孩子期间,父母来美看我,签证有效期三个月,可他们来了一个月就按耐不住地想回去。用母亲的话说:”你们这儿人太少!一天到晚都静悄悄,连狗都不叫一声,太闷!”
在美国,我们变得低调,变得沉静,相应地也就会反感国内的虚荣与浮躁。于是,有朋友回国一趟后回来抱怨:吃饭的时候,有人翻着她的后脖领子看她穿的毛衣品牌。同学聚会时,有人一直追到停车场,就为看另一个同学开的是什么车——– 可是,在国外,有时候人们依然忍受不了:换了漂亮的豪宅,攒钱买了新款LV手袋,却只能眼看着它静静地独自在那里,无人知晓。
安稳的幸福固然很好,但它的确会一眼望到老。国内的吸引力,就在于虽然它充斥着对强者的掌声,对弱者的嘲笑,但它亦充满了未知不可预测性,有风险有希望。
正如刘喻文章中所说:”对于一个有胃口的灵魂来说,”复杂”是多么基本的一种需要,而康州阳光下的郊区,美得那么纯粹,那么安静,对于习惯惹是生非的人来说,说到底是一种饥荒。”
于是,每一年,我都要风尘仆仆地回到北京,一下飞机,即便是雾霾天,依旧会觉得灰蒙蒙天空里弥漫的,是有点刺鼻,但依旧熟悉亲切的故乡味道。
可满腹的抱怨与牢骚也从踏上故土的第一天起,开始接连不断:为什么首都的出租车见到老弱病残就不爱停车?为什么出门在外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却很少有人主动提供帮助?(在美国,我已经习惯了享有”特殊照顾。)为什么游乐场的工作人员对孩子说话时会那么粗暴,那么爱答不理,却没有人觉得这很不正常?为什么我推着一个几个月大的婴儿进超市,门口的保安居然对我说:必须把婴儿车存起来,只能抱着孩子进去?——– 为什么生活中有那么多的不合理现象,人们却都无动于衷,司空见惯?
不知不觉,我变成了一个天天都在说国外如何好,抱怨自己国家的中国人。于是有一天,朋友开玩笑地说:”你在中国生活了近三十年,怎么在国外几年的时间就被人家同化了?”——- 不由一下子怔住,一时间无言以对,远远地看到餐厅门口一个圣诞老人在晃来晃去,脱口而出:”圣诞节快到了”。朋友笑着说:”就是今天!十二月二十五日!”
又是莫名的失落感。圣诞节不应该是这样的,应该有家家户户的彩灯装饰,应该到处都是红色绿色金色银色的礼物包装,有闪亮的圣诞树,有夜色下圣诞独有的气氛——-而中国的圣诞节,无论商家如何炒作,无论年轻人怎么庆祝,都少了些圣诞本该有的味道。
朋友看着我脸上的落寞,深表同情地点点头说:”是你选错了时间,你应该在中国过中秋,在美国过圣诞。”
一边是亲情,友情,一边是清新的空气与绿树,让人呼吸自然,畅所欲言;一边是无法改变的中国文化与传统,一边是后天被感染到的西方文明;一边是平静如水的安稳;一边是跌宕起伏的精彩好看——-对于海外的中国人来说,真的是进退两难。
大概,如果能够将所有的”好”融合在一起,哪怕只过中秋与春节,没有圣诞,对于中国人而言,就已经是幸福与圆满。
相信,这应该是所有中国人的共同心愿。
作者:方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