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婆大人慈鉴:叩别至今,将十年矣,每念重圆远隔,未尝不悬系于心,近想福体康强为祝”1940年越南华侨洪宗祥寄给厦门同安马巷陈剑钳的侨批,勾起参观者的无限回忆。
“百年跨国两地书——福建侨批档案展”23日在福州市三坊七巷华侨历史文化中心开展。展览分“侨批产生”、“侨批运营”、“侨批价值”、“珍贵记忆”四部分,以图文和实物相互印证的形式展示了福建海外侨胞的团结互助、造福侨乡、思亲孝悌的历史。
侨批是历史上海外华侨华人通过信汇一体的寄汇方式,经由水客、侨批局等民间渠道,寄给国内亲人的书信、汇款票据,以及收受人回信等文献的合称,又称“银信”。去年6月,侨批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成为世界记忆遗产。
来自泉州的林先生告诉中新社记者,自己家里面还保存着几份上世纪80年代家族亲戚寄回来的侨批。寄侨批的人是他爷爷最小的弟弟,下南洋后时不时会寄信回来报平安,过年时还会寄些钱回来。“我们那里的侨批和汇款是分开的,汇钱之后再在侨批里写清楚怎么分钱。”
福建省侨联副主席谢小建表示,侨批档案是华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家书形式,搭起了海外华侨华人与家人、家乡沟通的桥梁,凝聚了海外华侨华人与国内眷属共同的集体记忆。(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