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网络滚动播报的山西朔州市发改委楼顶10多人”集体跳楼”闹剧,最终以官方通报的”当事人情绪稳定”而告一段落。
这几个准备跳楼的追债者,之所以走上了朔州发改委楼顶。是因为与案情相关的主要角色,便是朔州市发改委散装水泥办公室主任马爱斌。
相关报道称,作为朔州市发改委官员、山西和利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出资人之一的马爱斌,在两个月前已经卷款1.8亿潜逃。而山西和利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也已经进入司法程序。走上楼顶以死相胁的人们,是想通过政府为其追回损失。
这10多人上楼的时候,就有任性的网友直呼”活该倒霉”,认定受害者也是因为贪财,或者因为偏信马爱斌的官员身份,”权迷心窍”,才上了骗子的道儿。跳楼相胁无疑不足取。但要说这事跟政府部门一点没有关系,恐怕也过于绝对。至少在官员经商、在这家投资公司的监管上,还是给违法犯罪留下了有缝可钻的空间。
但是,透过这场不正当的维权行为不难发现,虽说这批受害者,是有着权迷心窍的侥幸心理在内的;虽说”散装水泥办公室”这个机构听起来有些古怪,但毕竟是发改委的官方机构,毕竟集资者有着”办公室主任”的堂堂官衔,毕竟这个官是山西和利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的出资人之一,倘若这种背景的身份还不可靠,恐怕可靠的人就难找了。
遗憾的是,现实还真就这么骨感。散装水泥办公室主任集中了散户投进来的钱自己跑了。受害者眼里,跑了管散装水泥的官,却跑不了发改委的庙,于是便有了以”集体跳楼”相胁、倒逼政府部门出面解决官员卷钱跑路事件的闹剧。
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官员集资的信任,其实包含着这些贪图暴利的人们对于权力监管的信任因素在内的。他们既是投机者,也是权力没被关进笼子的受害者。政府部门虽然没有充分必要的理由为他们的财富损失去买单,但为他们提供法治环境的兜底、不让他们彻底沦为”活该倒霉”的受害者,也有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刘雪松(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