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执行多年的”撤点并校”政策备受争议,过去的批评多基于日常观感和逻辑推理,至于它到底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一直未有准确的评估。近来公益组织歌路营发布《中国农村住校生调查报告》,有望改变这一状况。报告通过走访河北、四川、湖南、湖北、云南等百所中国农村寄宿学校,从心理状况、课余生活、学校环境等多个层面展示寄宿生生活实景,揭示了寄宿制学校学生面临多方面的健康危机。
报告显示,”撤点并校”政策共减少学校37万所,其中绝大多数是农村学校,与此同时该政策还强化了寄宿制,基础教育阶段寄宿制学生数量达到3276万,其中小学接近1100万,初中2200万,近60%是留守儿童。调查显示,有47.3%的孩子常有负面情绪困扰,63.8%的孩子有孤独感,17.6%的青少年存在抑郁问题,8.4%的青少年曾想过自杀。
“撤点并校”的社会背景是,农村地区学龄人口大幅减少、人口大规模流动,政府于是决定调整农村学校布局,减少学校数量,并寄希望通过并校来实现规模优势,从而达到降低办学成本、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这看似是一种经济的办学方式,从纯粹教育投资的角度看,通过此政策将减少一大笔教育经费,而政策所追求的规模优势从理论上也确实能提升教育质量。但事实证明”撤点并校”并不适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其实原因并不复杂,一是决策者并未考虑到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二是政策缺乏相应的资源和机制支持。
从学生的角度看,”撤点并校”往往意味着学校与家庭的距离更远了,不少地方因此出现校车安全问题,尽管各地在不同程度上落实了寄宿制这一解决方案,但其实并不能解决问题。一方面,寄宿制可以避免学生长途跋涉,却提升了生活成本,这必然会增加家庭的负担。过去有报道就提到,甘肃等地执行”撤点并校”政策后,由于没有钱,有些学生只能吃剩菜。原本免费的义务教育避免了因为家庭困难而上不起学的问题,而寄宿制就相当于抵消了这一政策福利,缺乏经济基础的家庭难以负担子女的就学成本。另一方面,农村地区学生群体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在家庭中的责任承担普遍要大于城市学生,寄宿制的落实意味着提升了上学的机会成本,学生必须抛弃个人在家庭中的其他角色扮演。农村家庭能否作出这样的牺牲,恐怕要打一个问号。
从学校的角度看,暴风骤雨式的”撤点并校”让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背景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规模的快速扩张让学校管理捉襟见肘。报道援引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的话说,”已有确凿的调查显示,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学业成绩明显低于走读的学生。”由于缺乏灵活的管理机制,推广寄宿制的结果客观上只会让学校异化为教育工厂。教育的目标除了追求学业成绩,还应培养健全的人格,报告提到”撤点并校”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这足以说明,决策者看重的”撤点并校”教育效益优势也只是一厢情愿。
报道显示,”撤点并校”推广的十年间,平均每一天,在中国农村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农村学生为此政策作出巨大的牺牲,决策者注意到了人口流动的现实,却忽视了留在农村的那些未成年子女恰恰是最需要关怀的弱势群体。尽管这一政策已被叫停,但它所带来的痛苦和教训短时间内恐怕难以消化,决策者当予以审视并尽力作出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