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大众视角

莫让“红顶中介”成“二政府”

“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业的票子、供官员兼职的位子”——如此形象的说法,指的正是企业家深恶痛绝的”红顶中介”。对此,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党组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要”简政放权,釜底抽薪”,消除行政审批”灰色地带”,整治”红顶中介”。

问题来了,究竟什么是”红顶中介”?举个例子:之前某地税务局要求一家企业做财务报表,却指定一家会计事务所,若不在该所做报表,年审就不给过。最终,企业在付出了1万多元的代价后,总算通过了年审。实践中,越来越多的企业感慨,很多在政府部门办理的项目,简政放权后都得去研究院所、检测机构甚至行业协会办理。

政府吐出的肉,企业没吃到,反而便宜了这帮打着市场旗号、行权力之实的”红顶中介”。本质上讲,”红顶中介”不过就是个”二政府”。砍掉900余项行政审批,封存109枚公章,招招不容易。但是,一些地方企业办事的手续看似少了,受到的牵掣却一点没少,隐性的垄断收费似乎竟更多了。来之不易的改革红利,就这样被”红顶中介”的怪胎重新吞噬。

其实,能够生存下来的”红顶中介”,背后都有着或明或暗的利益链条。根据调查,这些协会、事务所,不少都以服务费、会费、咨询费等名义向主管部门”进贡”,还有的租赁政府机关的门脸办公,依靠高房租、超额水电费来”分红”。这样做,隐蔽性极强,就算深挖下去,往往也只能说成”事出有因,查无实据”,最终不了了之。

更有甚者,”红顶中介”拿着权力寻租的黑心钱,直接划出一部分转给主管部门。由是,在现实的规范市场之外,又浮出来一个中介的黑市场,也有买有卖,也讨价还价,只不过,受益的只是特殊群体。此外,还有一些暗地里的”中介”,干脆把”红顶”摘掉,连合法的外衣都不穿,裸体干起掮客的买卖。改革一边做”减法”,被改革的对象又努力做”加法”,甚至勾连起来做上了”乘法”,真可谓市场经济无法承受之重,也是简政放权改革所坚决反对的。

出路何在?只能更坚决地出手,砍掉政府身上那一对”隐性的翅膀”。一条翅膀是社会组织,必须回归公益,解除不必要的挂靠,回到行业协会的本位上。一条是各类或明或暗的企事业单位,大多数都没什么存在价值,必须彻底交回给市场,让企业自主选择去哪里开报告、做资质。

权力再瘦身,”挤一挤,总还是有的。”有限的权力,决不允许牵连上无限的市场。终结善于”躲猫猫”的”红顶中介”,关键还得”开灯”,打开法治中国的”无影灯”。据报道,有的地方在清理整顿之后,搞出来一个”中介超市”,一切交易都被放在阳光下。唯此,方能对寻租不留死角,对企业敞开活路,把”红顶中介”彻底卷入历史的尘埃。

×用微信扫描并分享
huarenoneadmin

Share
Published by
huarenoneadmin

Recent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