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大众视角

“娱乐至死”也应讲规矩

歌手姚贝娜16日下午因病去世了。网上满是惋惜、哀悼和祝福,在一些搜索引擎上搜索她的名字,甚至出现了全屏黑白的搜索结果。互联网这个虚拟世界,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懂得契合人们的情感。

可是,就在姚贝娜去世前十多个小时,甚至一周前,一些网友粉丝、网络大V,甚至公众人物就提前”发布”或转发了她的死讯,有些帖子的标题甚至是”姚贝娜即将香消玉殒”。彼时的互联网,又显得那么无情、尖刻与冷漠。

死讯的发布,在新闻学中,向来是敏感区域,有复杂的操作流程。在涉及人员死亡的新闻报道中,记者通常不会目睹死亡的发生,这时,引用确凿的消息源是媒体通常的做法。在西方新闻学中,媒体发布死亡消息最常援引的两个”通道”,死者家人和医院发布的死亡证明;在一些涉案事例中,警方也可以是死讯的发布者。此外的所有消息源,都算是”道听途说”,包括明星的经纪公司,因为在明星去世后,经纪合同自动失效,经纪公司按理不再有代言权。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死讯发布的”通道”还会更加单一,例如在一些君主制国家,法律规定王室成员去世的消息须由王宫首发。在日本,不管是名人去世还是一般交通事故,即便媒体记者目睹死亡的发生,也须在医院正式发布死讯后才能公开消息。这些规定、法令或不成文的规则,目的很明确:最大程度保护死者及其家人。所以,即使时效的竞争再激烈,也应对死讯的发布慎之又慎。

但在互联网时代,这种规则时常被人遗忘。用户生成内容(UGC)的生产模式忽略了传统的新闻规范和道德主张。传播模式的改变,让每一个用户摇身变成了发布者和传播者,形成一种”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通道,无限放大了信息的流速和影响力。在社交媒体中,谎言的传播能量又往往占有绝对优势。因此,一些人听风就是雨,拿别人的生老病死制造病毒式传播,一方面满足自己”娱乐至死”的低级趣味,另一方面换取别人对自己的关注。随后,每一个用户的参与和转发,让造谣和传谣成为彻底的娱乐狂欢。

这些年,在全球范围内,很多知名人物都在网络上”被死亡”过,不仅有成龙、六小龄童、席琳·迪翁这样的明星,更有戈尔巴乔夫、曼德拉、穆巴拉克等政治人物。从精神学角度分析,人们对谣言的迷恋,是因为谣言能给人一种满足感和优越感,人们在传谣时总认为这是别人不知道的秘密。而从新媒体传播方式看,谎言又往往是激增流量的法宝。但如果回归到一个理性和道德的层面,将这些假消息看作是对当事人赤裸裸的人身攻击,对他人基本尊严的亵渎,并不为过,也是对传播载体公信力的损害。娱乐有度,不只是对谣言制造者的警告,更是对各类传播介质乃至每一个人的警示。

×用微信扫描并分享
huarenoneadmin

Share
Published by
huarenoneadmin

Recent Posts

亨廷顿海滩袭击案2死、3伤,嫌犯被拘

【美洲华联社7月5日亨廷顿海滩…

32 分钟 ago

在深蓝色的洛杉矶,民主党人对拜登的未来感到担心

【美洲华联社7月5日洛杉矶讯】…

21 小时 ago

洛杉矶市市长巴斯将竞选连任

【美洲华联社7月3日洛杉矶报道…

2 天 ago

美国投资峰会暨中国餐饮业出海高峰论坛在尔湾启幕

中餐出海新篇章在尔湾开启——美…

2 天 ago

洛县县政委员提议将委员会扩大到9人

洛【美洲华联社7月3日洛杉矶报…

2 天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