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一群好友正围在一起聊天,突然一个陌生人插进来说:”朋友,你听说过安利吗?”在这个令人无语的虚拟场景中,微信最新推出的朋友圈信息流广告,就是那个令人生厌的”陌生人”。25日晚,宝马中国、VIVO智能手机、可口可乐的广告突现微信朋友圈,随即在这个基于熟人社交的平台引发了一场广告狂欢。
与一般的派对不同,所有微信用户都是被动地参与到了这场广告狂欢之中。微信依据用户的性别、年龄、偏好、消费记录等所谓的”大数据”信息,给每个人都贴上了”土豪””中产””草根”等身份标签。在此基础上,微信以一种秘而不宣的算法,将不同的品牌广告强行推送给不同的人群,用户连说”不”的权利都没有。
值得玩味的是,因为数字标签和真实身份之间的反差,这种略显霸道的身份赋予,反倒让人们更加踊跃地投入狂欢之中。有人截图炫耀自己刷出了宝马广告,仿佛这也算是跻身上流社会的一种凭据;有人嗔怒于朋友圈里冒出的可乐图标,仿佛感受到了某种欺辱。这些自曝,让微信广告成了一个碾压社交网络的”大雪球”。
在这种狂欢语境中,广告似乎成了代表身份的勋章,成了微信网友刷存在感的资本。没有看到广告的人呼唤广告,看到了广告的人急于在微信朋友圈打探朋友们属于哪个”阵营”。就这样,虽然很多人不会仔细去看那些广告的内容,也记不住这些重金打造的广告要传递的信息,微信依然在人们狂欢之时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这场狂欢很快出现变奏,成为掺杂了微妙情绪的话语表达。人们把广告当作了一场游戏,通过修改头像和用户名的方式,开始了一场以广告为主题的假面舞会。大家假扮成各种各样的广告品牌,在朋友圈里发布五花八门的山寨广告语。这种近似行为艺术的热闹,可以看作是用户对微信强行植入广告的某种反抗。
然而,在这个话语权失衡的场域里,即使最初官方发布的广告已被网友”玩坏”,作为用户的我们依然只能被动适应广告成为”新常态”。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微信广告客户不断增多,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会被贴上更多标签。更糟糕的是,以”大数据”的名义挖掘用户的商业价值,必然意味着更大的隐私泄露风险。
商业自有商业的逻辑,社交网络也有社交网络的发展趋势,但无论是商业还是社交,恐怕都不能过于”任性”地触用户之逆鳞。狂欢终会结束,新鲜感终将淡去,”逃离”之声自然慢慢增多。微博之衰,殷鉴不远。在打开微信广告这个潘多拉魔盒之后,微信以及腾讯将迎来怎样的改变,相信过不了多久就会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