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评论集萃

体育事业要真正回归国民性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昨日通报中共国家体育总局党组的巡视整改情况。通报指出,体育总局对巡视反馈意见中提出的金牌至上的政绩观扭曲了体育精神的问题高度重视,组织进行了深入研讨和深刻反思,深刻认识到金牌至上的政绩观扭曲体育精神的危害性。

作为一种”政绩观”的金牌至上理念,经由巡视组的特别指点与强调,让身为体育事业主管部门的体育总局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为此,体育总局制定了一系列相应举措,包括取消亚运会、奥运会贡献奖奖项的评选,对全运会等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只公布比赛成绩榜,不再分别公布各省区市的金牌、奖牌和总分排名等”淡化”成绩的新规,以此体现转变观念的决心。

对于积弊深重的体育管理而言,这样的反思固然是一次端正风气的契机,但如果反思仅限于体育界内部,恐怕还未触及到最大的问题所在。

从世界各大体育赛事的金牌榜来看,中国是名副其实的体育大国、强国。但是,在骄人的竞技体育成绩之外,中国的国民身体素质却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资料显示,我国国民肥胖率、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国民亚健康比率在世界上高居前列,近年来关于青少年体质普遍恶化的报道也成为讨论颇多的社会话题,国民身体素质整体堪忧。

在体育强国的体弱国民中,成绩斐然的优秀运动仿佛”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这一巨大反差的出现本身就极不自然,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但在对问题原因的认识上,却常归因于国民生活方式的不健康,诸如工作忙、爱熬夜、没时间锻炼身体等,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国家应当为人民体育活动提供便利的责任。

毛泽东同志曾挥笔写下”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在举国体制之下,围绕着争夺金牌而进行的体育发展背后,却是一套十分功利的指导理论。体育被视为显示国家实力与形象的工具,以培养少数能为国争光的优秀运动员为主要任务,这种对体育目的的根本性扭曲,直接导致了体育事业发展的方向性偏差,实际上也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与国家在竞技运动员身上的高投入相比,对群众性体育健身设施、服务的投入明显薄弱。一个尴尬的现实是,人们想找到一块适宜运动的免费活动场地锻炼一下,也可能不那么轻松。在商业性运动场馆之外,公共性体育空间和设施的提供,在很多地方都显得捉襟见肘,而中小学甚至长期存在体育课被占用的现象,群众基本的运动健身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明显不利于全民身体素质的增强。

归根结底,体育作为一项公共事业,要培育的是人民大众的身体,强健全体国民的体质。体育观念的反思与转型,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体育事业的国民性上来。对竞技体育成绩的追求,更多是建立在提升全民运动参与度的基础之上,国家应当扮演好”普惠”的角色,从根本上转变体育投入的方向,让人民享受到体育事业发展的利好。

×用微信扫描并分享
huarenoneadmin

Share
Published by
huarenoneadmin

Recent Posts

毛伊岛女子在洛杉矶失踪 家人寻求帮助寻找

【美洲华联社11月16日洛杉矶…

6 小时 ago

在特朗普领导下,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将是什么样

【美洲华联社11月16日洛杉矶…

8 小时 ago

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在利马举行会晤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当地时间…

8 小时 ago

3.5级地震袭击了南加州丰塔纳

【美洲华联社11月16日讯】根…

9 小时 ago

在加州检测到美国首例新出现的猴痘毒株

【美洲华联社11月116日讯】…

13 小时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