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侨务新闻

老归侨谈过年:团圆是最浓的“年味”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近年来,人们过年的方式越来越现代化,程序也越来越简单,不少人认为春节期间的“年味”变得越来越淡。对于已经九旬的郑州印尼老归侨黄锡奎来讲,一生中经历了很多坎坷,在他看来,所谓过年的“年味”,不是放了多少鞭炮、发了多少红包,而是无论贫贱贵富,家家户户准备一桌子菜,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和和美美吃上一顿团圆饭那种高兴的氛围。
日前,笔者来到老归侨黄锡奎的家中,刚一进屋,就闻到满屋子散发着出的肉香味,然而,此时的他的老伴张秀玲正在厨房炸莲夹、炸鱼块。不一会儿,他的子女也从各自的家里赶过来,帮着老伴张罗着做些杂活。
提起过年,黄锡奎向笔者介绍说,14岁那年,他来到印尼经商,当地的华侨以广东人、福建人居多,他们大多以做生意为主。虽然在异国他乡,但是却过着与中国内地一样的传统节日。所谓过年就是辞旧迎新,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放鞭炮,不会写春联也没有关系,左邻右舍只要有会写春联的,都会很乐意的去帮忙。大年初一一大早,年轻的人会到年长者家中拜年,年长者则会包一个红包送给年幼者。
来到印尼后,聪明、勤快的黄锡奎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他在一家杂货铺当学徒,这家杂货铺的老板是他的老乡。第一次在印尼过年时,黄锡奎隐隐约约记得,老板很热心的准备了一桌子的菜,都是他们的家乡特色菜,海鲜比较多,所以很丰盛。当时,他的父亲来到了这里,同时还来了其他一些老乡,虽然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大家围在一起聊天,有说有笑,大家一起尽情的享受着团圆饭,这是他人生活中最难忘的一次团圆饭。
黄锡奎从印尼回到国内后,来到了河南,并在这里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个小家,有了三个子女,在当时的那种生活条件下,虽然生活很清贫,很忙碌,过年的时候,没有丰盛的菜肴,没有新衣服,但至少一家人和和美美的生活在一起吃团圆饭,在当时也算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如今,人民的生活条件好了,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楼房,地铁一号线也已经开始运营了,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还是现在的生活好,逢年过节不用发愁,在哪都能买到年货,想吃什么都能买到,儿女们怕我们不方便,每到过年的时候都会帮我们准备一些年货。”
“每年的年夜饭,我们家都会做上一桌子菜,有时候,我父亲还做他最拿手的咖喱炒菜,不光是我们,这些孩子们也都非常喜欢吃,但我们都说他们年纪大了,忙了一年就好好歇歇,定一家餐厅吃个团圆饭就行了,这老两口说家里什么都有,去饭店不一定合每个人的口味,感受不到‘年味’,所以还坚持在家吃团圆饭。”黄锡奎老人的女儿黄伟红在一旁说。
“团圆饭当天,他们都会从家中带一些菜,然后来到家里后,他们帮忙张罗洗菜、炒菜。一家人热热闹闹的,谈谈心,说说话。”黄锡奎笑着说:“今年,在国外留学的孙女也回来了,今年又是一个吉祥团圆年。”(完)来源:中国侨网
×用微信扫描并分享
huarenon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