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两岸三地华人

故宫推出“皇帝的一天”APP

掏出手机,点开APP,朝服、便服、雨服、行服、吉服,5套皇帝的衣服任你选。不知道起床该穿哪件?没关系,小狮子告诉你:便服是皇帝的休闲装,没有马蹄袖。
上完朝批奏折,不会文言文?点一下飞过的小鸟:原来批奏折不用文言文,康熙常写“朕知道了”,雍正还写过“这不可能”。有次大臣上奏报告进贡两幅古画,乾隆批复:假的,不要!
去年10月,故宫出品APP“皇帝的一天”,萌化了无数人。而它,其实并非故宫的首款APP。
2月16日,清透的蓝天映衬下,故宫的红墙黄瓦显得格外静谧优雅。
慈宁宫与寿康宫夹着的小院,不到8点就开始了忙碌。这里原是寿康宫的厨房,现在是故宫资料信息部数字展示一组的办公室,故宫出品的5款APP就诞生在这里。
创作小组的负责人于壮说,创作APP,是想让人看到不一样的故宫。
“萌萌哒”尝试
早上7点半,35岁的于壮骑车从神武门进入,经过延春阁、春禧殿、春华门,穿过近半个故宫,来到一排红墙的平房前。
开门是一处避风阁,不到3平米大,三面是门,分别通往不同的办公室。每扇门上都贴着故宫的创意产品海报,正面是“紫禁城祥瑞”中14只形态各异的瑞兽,左侧门上则是“皇帝的一天”里瞪着圆眼睛的皇上。
于壮推门走进左侧的办公室,这间约10平米大的房间里除去4张办公桌,便是整面墙的书柜,余下的过道不到一米宽。书柜里,排满了故宫的文献资料以及曾经出版的史料书籍。
于壮掏出笔记本,又打开连接了内网的办公电脑。一天的工作正式开始。整个上午,办公室里只听到敲击键盘的声音,变换着不同的节奏。
于壮介绍,创作小组共有10人,包括一位聘请的美国专家,其余人的专业涵盖了史学研究、文化鉴赏、动画设计等涉及的各个环节。
截至目前,故宫已经推出5款APP,构思全部出自这个10人的小组,其中最早的一款是2013年开始的。
当年5月,故宫首个APP“胤禛美人图”上线。首次试水应用市场,他们选择了故宫擅长的文物鉴赏类,将清代雍亲王胤禛的美人屏风裱成12幅挂轴,手指轻触,就能观看画中摆设的文物,手指划动,文物则随之旋转。
上线两周,这款APP的下载量便超过20万。
相比之下,“皇帝的一天”更受欢迎。它虚拟了一个故事:少年皇帝想要出宫,乾清门外的小狮子于是帮忙为皇帝找替身。从清晨5点起床穿衣开始,读书、骑射、上朝、用膳,玩家就这样当起了“皇帝”。游戏中,小狮子还客串“讲解员”,通过弹出文字介绍清代宫廷礼节以及服装、文化等知识。
上线之前,这款APP曾是于壮和同事们心里最“没底”的一款。故宫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一贯是严肃、权威的,与游戏的形象反差太大,他们担心会遭到质疑和批评。
但结果与预想大相径庭。萌萌哒的人物形象、有趣的游戏环节,这款为9至11岁孩子设计的APP,在应用平台上仅点赞的留言便有千余条。
游戏成功,于壮长舒了一口气,但新的问题又来了,“萌”是尝试,也是挑战,“萌”过之后,后面的路要怎么走?
“里子”也要做好
庄颖是三个APP项目的负责人。在办公室的书架上,她随手取出一沓工程图大小的纸,每张上面都是一个大表格,详细列明文物的名称、年代、背景知识等,并配有图片。
庄颖说,别小看这张表格,它背后的工作量和出一本书不相上下。
在一款APP的选题确定后,创作组人员先要找来能找到的所有资料,经常堆得有1米多高。项目负责人要把这些资料通通阅读一遍,整理出一份三四万字的草案,然后再精简,把专业表述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话,形成表格。
不过,这份表格还不是最终的文字内容,它还需要与专家确认,有时候说法不对,或者重要信息被删掉了,就要修改,这个过程往往要反复二三十次,而最后真正用到APP上的不过千字。
整理资料的工作繁琐,偶尔也会有遗憾。比如故宫即将推出的APP“清代皇帝服饰”,在写草案时,创作人员发现皇帝衣服的样式、资料齐全,甚至领纹、袖纹都有详细记载,惟独找不到对“皇帝裤子”的介绍,专家层面对此也没有定论。无奈,只好忽略。
“我们做的其实是项目的‘里子’,只是‘里子’也得做好。”于壮说,每款APP在网页设计和制作方面,都会请外面的专业团队完成。创作小组则负责策划、内容和整个形式方面的把关。
“设计团队能做得好看,实现全部功能,但他们不能保证故宫的气质。”庄颖说着,从电脑里调出一张“每日故宫”的设计初稿,在子页面上,登录按钮用一个佛头当作图标。
“好看是好看,但是和故宫有什么关系呢?”庄颖把这个想法“丢”到创作组的微信群,大家开始一起想更好的方案,最后选用了故宫宫门咬着铁环的狮子扣手图案。用户输入信息,点击扣手登录,就好像叩开大门,走入了故宫。
作为组长的于壮,也是团队的把关人。他学设计出身,毕业后便到故宫工作,至今已有十几年。于壮有个绰号,叫“一像素眼”——图片像素调整多一分少一分,在他眼里都是很大的差别。
为这个,庄颖没少跟他吵。经常庄颖觉得已经够好的设计,于壮就是不满意,吵到最后意思也说不出来,只扔出一句:反正我不满意,你去改吧。
庄颖没办法,压力太大时,就找个商场疯狂购物。“大包小包拎着东西时,我才觉得好点了。”
坏情绪释放完了,设计稿还得继续改。
“我们会一直做下去”
故宫创作APP,一个出发点便是借用新媒体平台,帮助更多人了解故宫的藏品和它背后的故事。
只是故宫现有藏品180万件,选哪些作为APP的题材,是个费神的活儿。“皇帝的一天”现在看来很萌,其实它最初的创意来自于一位专家的学术讲座。
当时,专家谈到,皇帝给人的印象总是万人之上,可以随心所欲。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他有很多必须承担的责任,也有很多必须遵守的条条框框。
创作组有人抓住了这个点,都说现在的孩子就像“小皇帝”,那就让他们看看皇帝的一天究竟是什么样。于是,做一款面向儿童的APP,好看、好玩,寓教于乐,这个点子就这么定下来了。
“我们第一眼看到设计图时,也觉得挺可爱的。”庄颖说,我们的想法很简单,既然要做,就要有个开放的态度。故宫往上可以追溯500年历史,怎么向现代人介绍它,让人们喜欢它,需要不断去尝试,用新的形式来实现。
为了不断改进,创作人员还要忙着整理用户评价、反馈意见。“皇帝的一天”推出后,有用户给他们提意见,游戏好玩,可里面只有文字介绍,很多孩子还不认识那么多字,常缠着家长给讲,应该给文字解说提供配音。
于壮说,这些细节开始考虑得不够周到,是用户提醒了他们。在今年1月上线的《韩熙载夜宴图》中,每段作品首先出现一段文字,用户点击页面底部的耳机图标,就可分段收听语音解说。
2月12日,经过历时7个多月的制作,最新一款APP“每日故宫”上线。
密集发布了4款APP,于壮说需要停顿下来好好想想了,已有的各种形式都尝试过了,后面想要做好会更难。不过,难归难,“我们还是会一直做下去。”
【同题问答】
新京报:讲述下印象最深刻的困境故事。
庄颖:“每日故宫”本来打算今年元旦上线,但是到去年12月30日时,我们还在调前方接口,到处打电话也找不着人。设计团队也崩溃了。这个项目我们做了很多努力,感觉非常挫败。
新京报:新的一年有哪些新希望?
庄颖:努力把项目做得更好。另外,想去英国看博物馆,世界十大博物馆英国有好几家。看别的博物馆是对博物馆理解的一种提升。国外有的策展人用十几年时间办一个展览,能看到他们怎么通过一些日常的东西来展示一个时代。这种展示方式也可用在新媒体中。其实很有趣。
新京报记者 陈瑶 侯少卿 北京报道
×用微信扫描并分享
huarenoneadmin

Recent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