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医疗体系

医改是世界性难题 揭欧洲医疗困境

日前,人民日报连发两篇文章,指出欧盟及英国均存在医疗困境。欧盟委员会的调查显示,欧盟每年用于治疗慢性病的支出约为7000亿欧元(1欧元约合7.5元人民币),占到欧盟医疗支出的70%—80%。
欧洲死亡人数的77%源于慢性病
暴露对慢性病的关注十分不够
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欧洲15岁以上人口中有超过1/3受到慢性病的折磨,死于慢性病的比例占到总体死亡人数的七成以上。为此,专家建议,欧盟需要改革现行医保体系,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预防,积极为每一个人的健康构筑防护网。
欧盟委员会的调查显示,欧盟每年用于治疗慢性病的支出约为7000亿欧元(1欧元约合7.5元人民币),占到欧盟医疗支出的70%—80%。
世卫组织的报告称,欧盟现行医疗保障支出在分配上不利于防治慢性病,需要进行相应政策调整。欧盟目前将97%的医疗预算都用在了急性和慢性疾病患者的救治上,而疾病预防方面的支出只占到医疗预算的3%,加大预防性医疗支出是欧盟需要考虑的政策选项。
新任欧盟委员会卫生专员威特尼斯?安德鲁凯吉斯表示,未来5年将致力于改革现有医保制度,加大对慢性病预防的投入,“我想把工作重心放在疾病预防上,因为我相信在预防方面投入越多,在治疗方面的支出就会越少,人们的健康状态就会越好”。但有分析指出,欧洲的医保制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欧盟委员会卫生委员会被赋予的权力有限,要想在短时间改变现状恐怕不容易。
英国从全民医保典范到全民诟病
医疗开支令政府不堪重负、民众日益不满
长期以来,英国一直以其国民健康服务体系为荣。英国1946年《国民健康服务法》规定,无论劳动者还是非劳动者,无论个人支付能力大小,都应得到免费的全方位医疗服务。NHS在此基础上建立,宗旨是实现全民覆盖:即国家税收是主要资金来源,个人无需购买医疗保险。
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现代生活方式导致慢性病负担增大,医疗费用增加,政府财政支出每年都在飞速增长。缺乏竞争导致医疗机构渐失活力,医护人员积极性不高,再加上机构臃肿导致官僚之风盛行,患者的不满情绪加剧,一些患者为得到满意服务,不得不自费去私立医院。
尽管英国政府不断探索医改之路,但至今改革收效甚微。
迫于医院基础设施亟待扩建和资金短缺的压力,英国政府从1992年就开始探索利用公私合营的模式建设和运营公立医院。2012年3月,《医疗与社会保健法案》在议会通过。新法规定,任何达到价格要求的医疗服务提供商都能参与NHS竞争,即允许私营医疗机构参与到医疗服务市场竞争中。
从2003年至今,政府通过独立医疗中心向私营医疗机构输送了至少50亿英镑资金,使本来就紧张的医疗预算更加捉襟见肘。但这些医疗中心拿了钱,并没有完全兑现医疗服务承诺,病人获得的服务实际上在减少。
现在人们担心,越来越多的NHS机构将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需要购买高额医疗保险的私营医疗机构。来源:人民网
×用微信扫描并分享
huarenoneadmin

Recent Posts

丁言愉竞选连任 获南加社区力挺

【美洲华联社6月28日圣盖博市…

4 分钟 ago

洛杉矶地区 2024 年无家可归者人数统计结果公布

【美洲华联社6月28日洛杉矶报…

3 小时 ago

南加州汽车俱乐部:预计数百万人将在7月4日假期出行

【美洲华联社6月28日洛杉矶报…

6 小时 ago

南加州2市2起致命车祸7死、多人受伤

【美洲华联社6月28日综合报道…

7 小时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