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环境问题

学习柴静好榜样

这两天,很多人的手机都被一部名为《穹顶之下》的视频刷屏了。相信很多人最初都是冲着已经消失了许久的”柴静”这个名字才点开的链接,但随后的转发,却一定是被视频的内容所深深震撼。如果说此时柴静这个名字还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或许在于这是她辞职之后以个人身份制作的第一个视频作品。人们会本能地关注,离开”央视主持人”曾经拥有的有形或无形的资源,如今以自由之身”重出江湖”的柴静,究竟会拿出一部怎样的作品,而她又可能是怎样做到的?

关于作品,最好由作品本身去说。如今的环境下,点开已经推送到你手机上的链接,它就会呈现在你的面前,你就可以开始领略并评价它的好或不好。好评如潮,已经反映出公众对这部作品的真实评价。如果做一个未必准确的猜测,这部以自媒体形式传播的视频,其影响范围和力度,可能已经超出它在央视黄金档的播出。

所以,如果要对这部作品的价值做一个分析,其传播途径可能会成为第一个值得关注的重点。毋庸置疑,柴静在央视主持人位置上积累下的无形资产,一定为这部作品的爆发,提供了第一级推动,但随后的大范围转发,却一定只和作品的主题和质量有关。这部安静、严谨、深刻,且长达两个小时的作品以自媒体形式疯转,一举打破了人们曾经为自媒体视频作品归纳出的各种”规律”,比如形式必须花哨、态度必须搞笑、篇幅必须短小等等。昨天,笼罩北京全城的浓厚雾霾,似乎成了一个适时出现的注脚,完美诠释了这部作品得以疯传的真实原因:它准确地戳痛了几乎所有中国人的”肺管子”。

柴静在谈及制作这部作品的初衷时,反复强调这是她与雾霾之间的”私人恩怨”。在以往作为央视主持人的职业经历中,”私人恩怨”一定不能成为确定选题的充分依据,即使确有个人偏好掺杂其中,也一定要小心翼翼地为其穿上一件”公共议题”的外衣。然而,当柴静终于可以公然出于”私人恩怨”而制作一部作品时,其作品却具有了超出以前几乎所有作品的公共性。这个看似背反的事实,其实恰好道出了媒体议题的普遍规律:任何公共议题都牵涉个人权益和私人视角;反之,任何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和情感关系中,都可能涉及公共议题。而准确地找到公共事件中的个人视角,正是议题设置的黄金定律。传统的媒体机构,或许仍然需要坚守与谁都关系不大的”公共”视角,以维护不容更改的公共形象。但对于越来越多的柴静这样的自媒体人而言,”私人恩怨”很可能就是确定议题的最重要的依据,只要你确信有足够多的人与你”同仇敌忾”。

当然,柴静做到的并非人人可以做到,甚至很少有人可以做到。她在央视积累下的名气和人脉,让她的名字和面孔成为比记者证更为有效的通行证,保证其可以采访到所有她需要采访的人。同样借助央视平台维系下来的,紧密团结在她周围的创作团队,也让她的第一次自媒体创作,具备了国内超一流的专业水准。而且,无论是严谨的三段论式的作品结构,还是收放自如、恰到好处的言说尺度,都能明显看出整个创作团队在央视受到的专业及非专业训练。极而言之,这差不多就是一部以现场演说代替配音解说的,加强版的《新闻调查》。另外一个并非不那么重要的条件是,她的财力支持她可以如此”任性”地独自投资百万,也是保证这部作品能够顺利完成,且充分保证了其公益性的重要前提。

但无论如何,柴静个人的这一大步,都可能促进中国新媒体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向前迈出一小步。柴静以一次成功的尝试,打破了自媒体只能坐在电脑前窃窃私语的局限,以一种更专业、更深入的方式介入到对公共议题的关注。而这种可能性一旦被确认,更多的人才、更多的资金,根本不是问题。或许真正需要解决的,是相关政策的支持。柴静能够在完全自主的情况下,做出如此传播正能量的作品,相信其他人也会自主地做到。未来出现多些、更多些《穹顶之下》这样的作品,我们的舆论生态只会变得更加丰富和健康。(3月2日《北京青年报》)

 

×用微信扫描并分享
huarenoneadmin

Share
Published by
huarenon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