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旭专栏】:“扫荡”在美国

3月3日,美国联邦执法单位扫荡了洛杉矶华人开设的月子中心,在全美华人社区引起震荡效果。“扫荡”这个词在中国大陆不是个好词,专门给日本鬼子用的。当年日本侵略中国,在日本占领区有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武工队、县大队、区小队等天天和日本鬼子进行游击战、破击战、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弄得鬼子不得安宁,于是鬼子隔三差五来一次扫荡。因此“扫荡”一词出现了。国民党对付共产党不用“扫荡”一词,而用“清剿”。大陆过去既不用“扫荡”,也不用“清剿”,而用“严打”一词(最后一次好像是1982年)。
 
扫荡、清剿、严打如果不从政治意义去分析,从实施手段来讲,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严厉打击、从快从重、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是对付不好控制局面的一种带有震撼和严厉的特殊手段。不提前预告,不设时间,不分青红皂白是这种手段的特点。可以起到猝不胜防,立竿见影,斩尽杀绝的效果。尤其给于当事者心灵震撼,促其停手。这种手段实施后基本能达到杀一儆百,杀猴给鸡看的目的。
 
日本鬼子的“扫荡”,国民党的“清剿”,共产党的“严打”都是历史,按下暂且不表。今日单单说说美国执法机构的“扫荡”。至于美国执法机构做了哪些“扫荡”的事情,不能一一细说,但就美国的华人社区来说,我知道和经历的大概有下面几次:
 
– 90年代初对中资公司的大规模扫荡。90年代中国很多大的国有公司在美国设立分支机构,在洛杉矶也不少。据说由FBI操盘进行,原因是怀疑这里面有中国的间谍。扫荡时很怕人,查封,警戒,隔离,搜查,询问,据说连电冰箱后面制冷器都打开进行检查。最后无疾而终,也没抓住一个间谍。但是这种手段起到遏止效果,就是告诉你,“我们时刻在注意着你!”
 
– 2003年对华人侨界领袖的扫荡。这包括陈文英双面间谍案、熊德龙政治献金案、罗文正走私香烟偷税漏税案等。这一扫荡,把这些侨界元老(都是老侨)驱出了华人政治舞台。一位新侨侨领高兴地说,“美国政府帮了大忙,为新侨走上侨界舞台扫清了障碍”(有落井下石之嫌)。
 
– 2011年对华人社区移民律师楼的扫荡。这次行动主要在纽约。华人社区的移民律师楼实在不像话了,编制各种理由,虚假伪造文件,为新移民办理宗教庇护、一胎化、XX功等政治庇护。美国人虽然对政治庇护网开一面,但实在没想到这么多人办理政治庇护。按理说这么多人办理了政治庇护,那么反对中国政府的组织和活动应该很多才是,但发现拥护中国政府的社团越来越多,活动越来越多,与申请政治庇护的人数实在不成比例。于是乎进行调查,这才发现申请政治庇护95%以上是假的。不得不动手扫荡。
 
– 2013年对华裔预备役的扫荡。几年前,洛杉矶满大街跑的都是穿美式军服的所谓“美军华裔预备役”,这些人穿行于洛杉矶的大街小巷,口气大的令人发颤,牛逼的简直是一塌糊涂!餐馆聚餐有他们,游园盛会有他们,开幕庆典有他们,哪有热闹那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有队伍就有山头。慢慢才知道,虽然都穿着美式军装,但分属不同的“部队”,有张司令的“部队”,也有王司令的“部队”(但就是没有胡司令的部队)。报纸经常刊登祝贺广告,“祝贺XXX荣升上将军衔!”。军衔一个比一个高,入门就是中校上校,司令参谋长基本少将以上。闹剧是一出连一出,好不热闹。有些跑到中国见中国军方,要建立友军关系;有的跑到中国公安部门以美军的口气要求中国释放关押的犯人亲戚。在洛杉矶除了参加各种活动,还到处招兵买马,封官许愿。没多久,美国警察出手了,先抓了邓司令,结果吓跑了一群“司令”。霎那间,人不见了,都知道厉害了。
 
– 2015年3月3日对洛杉矶华人月子中心的扫荡。这两天的事情,就不多说了。
 
当然这些年还有些针对走私人口、嫖娼卖淫、诈骗行为的各种扫荡活动。作为一个高度法制化的国家,为什么经常采用这种手段呢?答案是这是移民国家的一个遏止违法和犯罪行为的有效手段。如果违法或者犯罪行为出现后,一个一个针对个案进行处理,官司一拖好几年,不但无法解决问题,还给其它人继续经营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扫荡,成批处理,结果如何是法官审理的事情,但是扫荡行为已具有震慑和遏止效果。(林旭:美国美中文化协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