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来中国已由弱变强,但愿从此再不用担心外敌入侵。”4月,身居美国休斯敦的刘虚心正为即将到来的美国旧金山湾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加紧排练。
已年近七十的刘虚心退休前曾任美国德克萨斯州第一银行执行副总裁,她还是当年全美“保卫钓鱼岛行动委员会”的重要成员。自称“老保钓”的刘虚心日前在接受中新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讲述了发生于45年前的海外华人“保钓”运动。
1969年,美日联合公报决定:于1972年5月15日将琉球“归还”日本,其中包含了钓鱼岛。正当这本《钓鱼岛须知》四处传播时,1970年底,又发生了冲绳县警察局在钓鱼岛上拔旗撕毁并将台湾渔船驱逐的事件。
“就是在这种情形下,我们成立了‘保卫钓鱼岛行动委员会’,强调以行动警告日本、抗议美国、唤醒国人。”刘虚心说,在“保钓”中,“我只是一个参与者,但是这对我的人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刘虚心1945年出生于四川省合江县,父亲刘惠先自黄埔军校毕业后旋即投身抗战,刘虚心从小听到的抗战故事,都来自于父亲回忆的淞沪会战、徐蚌会战等。
1970年,刘虚心从中国台湾留学至美国加州大学,经历了正兴起的海外“保钓”运动。“当时我的很多朋友都在伯克利(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我经常去,有一阵正好碰上有人在散发《钓鱼岛须知》。” 据刘虚心回忆,钓鱼岛事件伊始,伯克利的中国学生都很积极,而她身为黄埔军人的后代,对爱国保土行为有本能的积极性,从此就开始参与伯克利的“保钓”运动。
从1971年1月组织参加美国旧金山的示威游行,到后来参与《战报》的抄写,加入话剧《日出》的演出及宣传,发起并负责电台节目《中国青年之声》的播出,创办发行《柏城青苗》直至1978年,刘虚心的身影穿梭于“保钓”的各角色中。
“当时有大大小小的读书会、研讨会,旧金山侨界的许多爱国活动以及服务侨社的草根活动,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局势的发展。”刘虚心说,自己主办的保钓零团五人小组来旧金山演讲,还受到了恐怖威胁,即便如此,仍有数百观众到场聆听。
之后,“保钓”运动渐入低谷,海外留学生们渐渐意识到,一个强大的中国才是彻底解决钓鱼岛问题的根本保障。
刘虚心认为,“保钓”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两岸人员的交流,不少“保钓”人士陆续访问北京,成为两岸互相了解的重要窗口。
“保钓”运动还让刘虚心与丈夫陈赞煌相识,两人最终因共同的理想而结为伴侣,40年来,“保钓”几乎成了夫妻二人各自事业之外的第二份事业,耗尽心力。
刘虚心还收集了各类日军侵华的罪证,并成为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联合会休斯敦分会的负责人,“南京大屠杀的滔天罪行,日本政府至今没有公开承认并道歉,这是中国甚至全世界的隐忧”。(完)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