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何炅被举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吃空饷”。举报人北外教职工乔木在其实名认证的微博上称,何炅编制在北外,但已”好多年没来上过班”,却依然领取工资。北外阿拉伯语系主任薛庆国表示,学校发展需要各方面人才,目前何炅依然在发挥他的特长为学校工作。(《新京报》5月14日)
说起何炅,大家都知道他是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目前在多个卫视综艺节目中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然而,他的另一个身份同样不应被遗忘———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师。而此次举报,就针对其空有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师之名,却没有履行相应的教师职责,而是忙着在外”走穴”。但从北外的回应来看,校方显然是默许了何炅不在岗的现象,其原因是发挥其特长。何炅虽然没有像其他教师一样站在讲台前为学生服务,但他在校方眼中的价值是,作为社会名人,也许一句话就能拉来赞助等经济效益。
类似于何炅这样的”名人”,在当下各高校并不少见。不仅仅是节目主持人,演员、歌星、企业家甚至官员,任学校在职或者客座讲师甚至教授,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校方之所以青睐何炅等”名人”,主要是希望凭借其名气和人脉来获取其他收益。
由此看来,当下的一些高校,更像是精于算计的企业,聘请名人做员工这笔账自然是相当划算的。然而,当高校津津乐道于本校拥有的各种名人资源,理直气壮地对外宣称,看似”吃空饷”的何炅,在发挥特长为学校工作时,教育就在公众眼中发生了严重的价值错位——— 本应以追求真理、培养人才为己任,却变得越来越功利和浮躁。高校和名人之间的拉郎配,并不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更谈不上对广大学子的独立人格的培养和启蒙。
何炅”吃空饷”争议背后,展现的是一种典型的教育亚腐败。学校失去了最基本的教育伦理,天天琢磨着如何发挥名人效应,无从谈起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而学生们同样会找不到做人的正确航向。
当社会把关注点更多放在对作弊、抄袭等现象的打假和制裁上时,不要忘记,何炅”吃空饷”争议背后的高校底线失守,其对高等教育带来的副作用同样无可估量。一个”吃空饷”的何炅不可怕,可怕的是太多高校管理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燕赵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