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的便利将使京津冀尤其是北京的老年群体有更多的优质养老资源可以选择。这也可以促进天津、河北养老服务业、医疗健康服务业的发展,交通便利意味着市场扩大,意味着华北地区养老、医疗、健康产业并联的趋势将形成。”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养老与旅游专业委员会副主席张滨告诉记者。
“交通是火车头”
张滨认为,”交通是火车头,不仅仅是医疗产业,其他任何产业的对接都离不开交通的大力改善,所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医疗产业的发展尚需进一步加大交通的投入力度。”
记者了解到,即使诸如燕郊第一站酒厂旁的燕达医院等医疗机构设施十分完善,但是在北京生活的人们因为交通等原因,来燕郊治疗的意愿还没有那么强,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交通问题。
为此,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常务副总经理白杰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要大力促进地铁、城际、高速路等多网络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路一通,更多的老人就会选择在燕郊等环境好的地方进行养老。”
近日,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科技服务业发展研究》提出,区域发展新战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要以跨域通勤铁路为突破口建设交通一体化网络,通勤已经成为各国判别形成大都市区的首要标准,它解决的是通勤生活圈内核心城区与卫星城的”职住平衡”关系问题。
据悉,北京目前已有17条地铁运营线路,但由于未能对跨域通勤铁路给予重视,轨道通勤半径仍主要限制在30公里范围内,近期要依次向东、东南、南和西南等方向规模建设通勤铁路,某些方向已有规划或在建的市域交通线路要延长成为跨域线路。
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贵告诉本报记者,”如果京津冀的交通问题破解的话,那么与此相关的医疗等产业则势如破竹。”
张滨指出,”国家提出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战略,对于区域性战略规划给予了明确的发展思路,交通将是优先解决的区域发展问题,交通实现互通便利化,将更加有效解决北京养老产业在土地、配套、环境等方面的资源紧缺。”
白杰认为,燕达医院养护中心在分流北京老年人群和缓解北京养老机构床位紧张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年内如果京津冀即能实现医保即时结算,届时老人医保报销问题得到解决,养护中心将可以更大程度承接北京老人的养老服务问题。
“国家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有助于打通三地在养老、医疗、健康三大产业的互联互通,市场容积将显著加大,养老医疗健康的资源配置与共享将越发明显。三地医疗企业应充分转变思路,将视野扩大,尤其是北京以外的医疗健康养老产业,要借助这一国家战略的确立调整自身发展目标,要以消费群体的感受来审视自身企业,加以经营转变。”张滨直言。
医疗资源亟待无缝对接
“打破医疗体制限制,实现医疗事业’有序市场化、健康医疗体系全民保障化’才能彻底解决京津冀医疗资源及优势不均衡问题,天津、河北的医疗健康产业才有优势可言。”张滨指出。
张滨解释到,”由于我国医疗体制上的特性,京津冀的医疗企业发展极为不均衡,优质的医疗资源基本集中在北京,加之医疗行业医生异地执业限制等诸多体制问题,致使天津、河北的医疗优势较之北京而言就显得相形见绌。”
事实上,除了交通之外,体制上的障碍则是阻碍京津冀医疗一体化的重要羁绊。
白杰说,”燕郊高新区隶属河北省,尽管与北京一河之隔,在资源配置和行政协调的关系上都处于’从属’地位,这种政治和经济地位的差距,影响了区域之间的合作和协调。也对燕达国际健康城的发展形成了很多政策和体制上的障碍。”
张贵认为,”体制问题是根本性问题,河北的财政实力和发展差距相比北京、天津非常大,医疗资源也很不到位,未来要想真正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构想,必须加大对河北和天津的政府财政投入。”
燕达国际健康城是一座超大规模、国际化、信息化的绿色生态医疗健康和老年养护基地。位于燕郊高新区,与天安门的直线距离仅30公里。白杰说,由于很多政策条文过于简单,对具体的优惠没有明确规定,且受行政区划影响,燕达养护中心尽管承接了北京一部分老人的养老压力,但因为地处河北,行政上隶属于河北省,致使养护中心很难享受到北京地区相关优惠政策,最典型的就是床位补贴。
“下一步三地相关部门是不是可以就这一问题进行研究,让像燕达养护中心这样的,以北京老人为主要服务群体的养老机构也能够享受到北京市养老机构同等政策待遇。北京相关政策的支持对我们养护中心承接北京养老压力具有重要意义。”白杰说。
张贵认为,”医疗产业事关每个人的健康,在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棋局下,医疗产业应该起到打头阵的作用和角色,因为,如果各个产业进驻到某个地方后,医疗是产业集群必备和首要的产业之一。”
“河北省给廊坊的定位是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和京津产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地。廊坊市可以加大对接北京科技、教育、医疗、文化、会展等功能性资源。引进北京准备外移的环保型高端产业,如发展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研发设计、金融、商贸、会议会展、医疗、养老等产业。”白杰表示。(2015 5 20 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