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食品安全

日本食品安全面临新挑战

在日本生活过的人,或许对日本人”国产至上”的观念并不陌生。在日本,”国产”商标极为常见,贴有”国产”的商品不仅更受消费者青睐,似乎也像是被赋予了更高的价值,甚至往往以高于同类进口商品几倍的价格出售。而在食品方面,”国产至上”更为明显。在2014年实施的”消费者动向调查”中,超过八成的人表示,在购买食品时非常关注是不是国产,且不会首选与国产等价或更廉价的进口食品。日本人对国货的信赖从何而来?应该说,日本在食品安全保障道路上的做法构建了这份信赖的基础。

不过近年来,随着日本国内各类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民众对食品的安全状况似乎多了几分担忧,甚至关于日本”食品安全神话”破灭的议论也不时出现。不难发现,即便对于传统”食品安全大国”日本而言,食品安全实际上仍面临着不少新的挑战。

从农场到餐桌的法律体系

战后以来的”镉中毒事件”、”森永毒奶粉事件”、”米糠油事件”、”O157大肠杆菌食物中毒事件”、”雪印奶中毒事件”等惨痛经历,迫使日本在保卫食品安全、构筑消费者信赖方面不断探索。从1947年《食品卫生法》开始,日本政府围绕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构建了全方位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据日本《食品卫生小六法(2013)》,目前围绕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超过300部。此外,日本政府对食品安全相关法律的修订也颇为频繁,以《食品卫生法》为例,1947年颁布以来,修订次数达34次,总则也由初订时的34条扩充为79条,2003年颁布的《食品安全基本法》截至目前也已修订了12次。2003年,日本导入欧美的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体制,包括”风险评价””风险管理””风险交流”,其核心理念是”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预防食品安全风险。

2006年,日本全面推行食品流通身份证制度,进入市场的食品必须标注生产者、产地、收获和上市日期,且农药、化肥等使用情况和储存运输信息必须记录且保存两年以上。2009年,内阁府增设消费者厅和消费者委员会,前者作为食品消费者行政的”司令塔”,规范和监督食品标识,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一旦出问题,可迅速通过信息记录追踪到问题产品及相关责任主体。消费者委员会负责”风险交流”,面向消费者开展教育交流活动,并向有关部门传递民意、建言献策。

“身土不二”深入人心

日本对新鲜的追求令人印象深刻。食品保质期上,日本有”赏味期限”和”消费期限”之分,前者指在此之前口味最佳,后者指在此之后不可食用。日本的食品保质期几乎是世界上最短的,且所有食品是以”赏味期限”来判断能否销售。因此,在超市、便利店经常会有晚间特卖,商家将一两天后到期的食品做特价处理,很多家庭主妇纷纷排队购买,作为当晚或次日的食物,而商家为避免因食品变质引起食品安全问题而遭受处罚,会将未售完的食品统统销毁。

日本的食品召回制度也非常严格和用心。曾看到过这样一条召回广告,商家为了召回已售的六瓶过了”赏味期限”的瓶装冰咖啡,在报纸上专门登出广告,且注明六瓶咖啡的具体出售地点和时间。虽然仅过了”赏味期限”不会对消费者的身体造成危害,且广告也不可能将已售咖啡召回,但透过此举,不难感受到商家对食品召回的重视。

新鲜饮食的观念其实可追溯至20世纪初,日本”食养会”曾提倡”身土不二”理念,强调进食本地生产的食物更有益于身体健康,后来这逐渐演变为支持本土及国产食品的口号。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粮食自给率一度降至40%以下。为避免自给率继续下跌,日本政府试图通过生产和消费改革,实现2020年粮食自给率达到50%的目标。除了设法提高粮食产量外,还大力开展国民粮食教育,宣传自给率低下的严峻形势和政府提高粮食自给率的决心,呼吁以米饭为中心的”日本型食生活”和”地产地销”政策。在日本,农水省官员或地方议员等亲自”披装上阵”,动员民众购买本地产农产品的场景十分常见。需要指出的是,进口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和放大,强化了日本民众对国产食品的信赖。近年,”BSE感染牛”、”进口蔬菜农药残留超标”、”进口牛肉、鸡肉虚假包装”等食品安全问题频现,再加上媒体的过热、片面报道,也令大部分民众觉得食品”还是国产的好”。

“食品安全大国”有难题

日本近年来发生的主要食品安全事件中,虚假标识问题比较突出,包括任意篡改食品消费期限、篡改食品产地和生产者信息等。以”白色恋人”食品安全丑闻为例,2007年6月下旬,石屋制果公司遭公司内部职员检举曝光,两罐各28片装的”白色恋人”商品食用期限原本标记为”2007年8月31日”,但后被篡改为”2007年9月30日”;后又传出”白色恋人”的3328件”庆祝创业三十周年限定商品”,遭厂方篡改食用期限,重新包装出货。尽管在各方努力下,最终将”事件”危害降到了最低程度,且挽回了品牌声誉。但是在严格的食品标识制度下,这种明目张胆欺诈和瞒报的违法行为的发生,发人深省。实际上,日本自1947年《食品卫生法》颁布始,又陆续颁布了多部相关法律,形成了食品标识规范化的法律体系。然而,根据调查结果,石屋制果公司任意篡改消费期限、且瞒报”事件”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的安全经营理念不足、品质管理部门配置欠缺,以及缺乏有效的内外部监督机制,也可以说是缺乏与法律体系相适应的安全理念及监管机制,从而导致法律的效力大打折扣。

另外,在日本市场上用进口产品冒充日本国产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利益驱使,因为国产食品的平均价格超出进口食品太多,另一方面是为迎合国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国产食品更安全的心理。一位日本农林水产省官员表示,”正是民众盲目的’国产至上’,给了不法经营者’有机可乘’的空间。”目前,日本进口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存在的两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专业监管队伍人员不足;二是检查率偏低,1989年进口食品的检查率为18%,2001年降至6.8%,2012年稍微恢复了一点,也仅为11.1%,也就是说绝大部分食品是在未经检验的情况下流入日本。

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与巨大食品浪费之间的”恶性循环”不得不引起重视。一方面,日本有几乎是世界上最为严格的食品”赏味期限”标识制度,”赏味期限”一旦超过,必须作废弃处理。因此,每年白白扔掉的食品达500-800万吨,约为世界年粮食援助总量的两倍,这其中大部分尚可食用(并未超过消费期限)。另一方面,日本又不得不依赖大量进口食品来满足消费需求,这实际上间接加重了保障进口食品安全的难度。因此,关于食品”赏味期限”制度的改革,成为当前日本食品安全管理的新课题。

另外,核辐射带来的食品不安仍在持续。福岛核事故发生两年内,全球约有40余个经济体禁止或限制进口日本食品。日本政府试图打国民”感情牌”,以”帮助灾区人民走出灾难”为口号,唤起国民对受灾地区食品安全的信赖,起到一定效果。然而,据最新调查,对福岛核事故带来的放射性物质感到不安的人,虽比2011年的85.5%大幅度降低,但仍占64%。可见,”后福岛时代”核辐射带来的食品不安仍未消除。

(作者系日本立命馆大学政策科学研究科博士研究生)

来源:《求是杂志》

×用微信扫描并分享
huarenoneadmin

Share
Published by
huarenon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