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大众视角

韩福东:“仁波切”们为啥有市场

“仁波切”在中国盛行的原因,是一种转型社会症候。现实中充满不确定性,大众存在普遍的心理焦虑。这个时候,借助”仁波切”所带来的抚慰效应,容易被大家捕捉到并在人际间快速形成传播链。

最近流传甚广的《为什么朝阳区盛产仁波切》,想说的其实也是这个问题:台湾艺人阿雅的老公是仁波切,香港女歌手关淑怡的孩子他爹也是仁波切……在明星、富豪之外,”仁波切”亦成为中产阶级自我标榜身份的工具,据说仅北京朝阳区就有”三十万散养仁波切”。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仁波切是藏文(rin-po-che)的音译,意指”珍宝”或”宝贝”,是人们对密宗上师的一般称谓。在藏地很多仁波切修行非常清苦,对物质要求并不高,不过现在北京有些所谓的”仁波切”住着俗家弟子提供的豪宅(精舍),接受着财物供养,过着相当优渥的生活。其中一些”仁波切”言谈间既有”出世”的超脱,也有”心灵鸡汤”的俗套。他们更多处于”散养”状态,在各大城市间接受俗家弟子们衣食住行的供养,这和”仁波切”们的神秘性有关。

“仁波切”在中国盛行的原因,是一种转型社会症候。曾经有数十年时间,大陆出现信仰的真空状态,故改革开放后容易出现报复性反弹。在社会转型期,每个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都面临剧烈变动,现实中充满不确定性,大众存在普遍的心理焦虑。这个时候,借助”仁波切”所带来的抚慰效应,容易被大家捕捉到并在人际间快速形成传播链。

同时,”仁波切”的盛行,也和西藏文化的时尚感有关。”仁波切”则因身上鲜明的藏地神秘文化印记,而成为追逐潮流者趋之若鹜膜拜的对象。被渲染了时尚与神秘色彩的”仁波切”,一夜间风靡有其必然性。

有人在谈论”仁波切”崇拜现象时,将其与”养生党”、”跑步教”相提并论,这显然看轻了信仰的力量。本质上,对”仁波切”的崇拜,是对超验世界的一种追逐,无论信众想要的是出世解脱还是现世福报,”仁波切”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虽无法验证但却令他们内心笃定的出口。

“仁波切”在台湾也曾很流行,才会出现与阿雅这种宣扬饮食男女之乐的娱乐人士的混搭结合。但在著名的《西藏生死书》作者索甲仁波切强奸女信徒事件发生后,”仁波切”的声誉在台遭遇断崖式打击,在台北的捷运站,我曾多次看到民间团体发放小册子,呼吁信众警觉。在台湾,更为主流的佛教力量是证严法师慈济功德会践行”人间佛教”的团体。而大陆要发展到这一阶段,可能还需要较长时间。

□韩福东(专栏作家)

×用微信扫描并分享
huarenoneadmin

Share
Published by
huarenoneadmin

Recent Posts

AAPI亚太裔传统月摄影比赛颁奖典礼暨展览隆重举行

【美洲华联社5月31日蒙特利公…

4 小时 ago

加州众议员方树强表彰杰出教育工作者

【美洲华联社5月31日洛杉矶报…

7 小时 ago

加州DMV扩大数字服务以减少等待时间和面谈

【美洲华联社5月31日洛杉矶报…

8 小时 ago

从梦想到现实:教育基金如何改变孩子的一生

文章来源: 美国奥淇国际金融/…

8 小时 ago

新时代延续乒乓外交, “联盟杯” 南加盛大落幕

【美洲华联社5月31日洛杉矶讯…

12 小时 ago

特斯拉召回逾12.5万辆汽车 修复安全带警告系统

【美洲华联社5月31日洛杉矶讯…

13 小时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