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水、鲜血、屈辱、愤怒,每个词似乎都可以用作抗日战争的标签。转眼70年过去,但这场战争仍像一块巨石,压在每个中国人的心头。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3日到来,对于这场战争的结束,各国都有不同的纪念形式。胜者如俄罗斯,会采取胜利阅兵的形式,邀请当年的盟国和战胜国老兵一同庆祝胜利;败者如日本,则常以“终战纪念”的借口,羞答答地为自己披上一件“不欲再战”的外衣。
严格说来,作为正义一方和最终战胜国,我们对这场战争的纪念应当具备两种意义或者说作用:首先,自然是纪念逝者,以示对先烈的怀念与敬仰;其次是展示实力,以威慑外敌,防止其重蹈覆辙。前者强调不忘过去,后者着眼现在与未来。
在笔者看来,如今常规的纪念活动侧重缅怀先烈、展示敬意,但对当下与未来的筹划略显不足——我们需要懂得借助纪念活动更好地为自身利益服务。我们当然要缅怀先烈,感谢他们的牺牲与奉献;但我们更应珍惜现在的幸福,进而为未来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富强做好谋划。这一点似乎需要进一步加强。
甚至在普通中国人看来,某些抗战胜利纪念活动流于形式。他们对以往抗战纪念活动的印象,大多仅仅停留在“领导献花”、“外交发声”、“学者开会”、“群众表态”等。而这些活动展示了对历史的愤怒、对屈辱的铭记,却少有强大力量的宣示。就连“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句经常被提起的话,似乎也成了自说自话的“名言”。而它本应被清晰传递到海的那边、让这场战争的始作俑者引以为戒。
我们应该努力避免的就是,如同我国历史上许多节日一样,抗战胜利纪念日,逐渐也成为一种日历上的存在,甚至慢慢消亡。由此可见,比现今更加有力的纪念,我们还需更认真、更具全局视野和国际眼光地加以谋划。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们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我们就是应该理直气壮地纪念。从军事的角度看,我们不应仅仅为了避免误解、降低所谓“中国威胁论”的影响,就对军事纪念活动畏首畏尾,否则那才叫“自虐史观”。总的来看,我们应以“展示实力、形成威慑、鼓舞士气、创造契机”为目标,统筹安排军事类的纪念活动。
首先,可以参照国外“胜利阅兵”的形式,邀请亚洲、太平洋战场抗战期间我国的主要盟友,如美俄英等国派员参加。通过雄壮的阅兵或游行,展示国威、军威,提振军民士气;通过各国高层官员的集体出席,体现团结精神,传递震慑效果;通过参战老兵的列席,表达对历史的尊重,凝聚民心民意。而且这种阅兵不必像国庆阅兵一样兴师动众,只要选择在抗战历史上战功卓越的部队、配合适当的装备并稍事训练即可。
其次,可以借助两岸“合作纪念”的形式,共同纪念抗战胜利。两岸共同纪念,一来可以为两岸关系深入发展创造更多的交流契机;二来可以为两岸共同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国际态势。这也是两岸老一辈军人共同的期盼。笔者曾多次参加由两岸军方高级退役将领参加的国际研讨会,会上大家对抗日战争的基本态度是一致的,即这场战争是中华民族的御侮战争,自然要由中华民族全体儿女共同纪念。为此,可以邀请双方曾经抗战的退役将领及其后人举行研讨,也可针对某些涉及中华民族利益的问题,如海洋争端、海外权益、护渔护侨等在军事方面进行某种配合或协作。这种合作不一定必须在双方协商妥善之后进行,只要实现形式上的配合即可达成很好的效果。
第三,可以采取军队“定向演兵”的方式,为纪念抗战胜利“锦上添花”。军队的职责只有两个:实施战争和准备战争,但军队完成其职责的方式则有很多,既可以是真刀真枪,也可以是剑拔弩张。我们可以在抗战胜利纪念日前后针对某些方向、某些领域举行特定军事演习、演练,如两栖登陆演习、战备等级转换演练、战备突击检查、海空联合反潜演习等。这样既可切实检验部队,又可确实提振民心士气,更可在某些领域和方向形成于我有利的态势,真正震慑对手。
其实,纪念抗战胜利的方式还有很多,关键是要立足长远、谋划全局。从军事上看,要不怕“中国威胁论”,敢于展示肌肉,这才是对抗战最好的纪念。(文/ 张博 作者为中国国防科技大学国际问题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