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一名企业家在首都河内开办一家只对本国商家开放、只售本国产品的大型商场,期望帮助越南市场减轻对进口自中国等国商品的依赖。
调查发现,不论是在越南官方还是民间,“越南人用越南货”的呼声由来已久,但进口商品在越南市场仍然占据相当份额。有专家指出,推广“越南制造”关键在于切实提高越南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纯越南”商场】
这家名为V+的商场坐落在河内二征夫人郡,总面积2.5万平方米,由酿造和建筑业大亨阮友堂投资建造,今年2月开张。
商场内设有数千个铺位,出售的商品从手提包、鞋子到坚果、饰品,种类繁多。
特别之处在于,V+商场所有铺位招商只对出售本国产品的本国商家开放,谢绝外国商家或出售进口商品的本国商家进驻。
商场开张前,阮友堂告诉媒体记者,他想开办一家“纯越南”的商场,以鼓励越南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消费。
开张半年多来,这家商场颇受欢迎。路透社8月30日报道,商场共有5层营业面积中,其中两层已经开满商铺,另外3层正在招商,准备开业。
阮友堂说,在进口商品带来的压力下,越南商品制造和销售业“面临灭亡”。他投资2700万美元开办“国货”商场,正是想挽救“越南制造”。
阮友堂这一举措可以说是越南民间响应“越南人用越南货”倡议的行动之一。而在官方层面,据新华社驻河内记者乐艳娜了解,这一口号已经发起多年,相关活动近期也在各省举行。
【免租促降价】
过去十年来,中国一直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中国制造”在越南颇有市场。乐艳娜了解到,中国商品畅销越南市场的主要原因在于价格优势。
那么,V+商场如何使“越南制造”在价格方面具备与进口产品的竞争力呢?
越南《青年报》报道,V+商场为符合入驻条件的商家提供免50年租金的优惠条件,只收取利润的1%,用于水电和保洁费用,以降低商家经营成本。
按照阮友堂的说法,V+商场的商品售价比其他商店低30%至50%,可能成为“东南亚地区(商品价格)最便宜的地方之一”。
阮友堂把补贴商家以压低商品价格的做法,视为鼓励消费者购买本国产品、避免本国商品制造和销售商倒闭的有效途径,并积极游说政府在全国推广“V+模式”。
不过,亚洲发展银行经济学家多米尼克·梅勒认为,要推广“越南制造”,政府需要转变思路和自身角色。与其向商家提供“覆盖式”的补贴,不如有针对性地支持最具竞争力的产业和商家,参与国际竞争。
梅勒说:“(政府)需要从覆盖式的补贴,转向对有能力参与竞争并融入全球价值链的产业和商家提供针对性的补贴。”来源:新华网 (记者郜婕,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