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场总统候选人辩论27日登场,台湾学者对三位候选人的解读不一。有学者认为,蔡英文还是回避“九二共识”,也有学者认为她的“求同存异”有建设性;至于朱立伦,学者认为虽然他提出了建设性的“战略三策”,但辩论风格较为激进,存在风险。
综合媒体12月27日报道,首场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会下午2时在公视(台湾公共电视)登场,国民党、民进党、亲民党3党总统候选人朱立伦、蔡英文、宋楚瑜就政见交锋,并接受媒体代表提问和交互诘问。
三位候选人从一开始的申论到最后的结论,都花了相当份量阐述两岸关系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而被北京当局定义为两岸共同政治基础的“九二共识”,也成为辩论攻防重点。
蔡英文“求同存异”,学者看法不一
淡江大学美洲研究所教授陈一新表示,朱立伦在辩论中攻势凌厉;蔡英文跟4年前比起来有进步,可惜“两岸的部分还是说不清楚”;宋楚瑜在谈两岸关系时讲出来的每句话都像格言。
蔡英文提到继续“求同存异”,相信大陆方面会秉持理性态度和民进党互动。对此,陈一新表示,“蔡英文太高估大陆”,大陆对台湾已经失去耐心,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识”,“要花多久时间寻找新共识?”
民进党前中国事务部主任暨健行科技大学企管研究所副教授颜建发则认为,蔡英文强调要“求同存异”,这样的说法很实际。因为“九二共识”的背景是1992年,然而两岸情势在这几年有很多不一样。颜建发说当时辜汪会谈也都是就“事务性”商谈,但若两岸有意“先经后政”,继续沿用当时的共识,会有一点风险。
文化大学国家发展与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蔡玮说,蔡英文的“求同存异”,“是求怎样的‘同’、存什么样的‘异’?”他认为民进党有台独党纲,民、共两党缺乏最基础的互信,中共很自然会拿严格的标准检验蔡英文。
至于朱立伦重申“九二共识”、“一中各表”,蔡玮表示,中共对“各表”的态度向来是听而不闻,但也不会公开驳斥,因为好歹还是有“一中”,国民党坚持“一中”不是为了顺应中共,而是“中华民国的宪法”就是“一中宪法”。
宋楚瑜在辩论时说,支持“九二共识”,呼吁大陆大器,不要斤斤计较。陈一新表示若台湾执政当局坚持“九二共识”,大陆就有可能会让利。蔡玮认为,还是要有相对应的实力才能让大陆打从心里尊敬台湾。
两岸政策协会研究员张宇韶:三人各有发挥
作为前中华辩论研究发展协会理事长,张宇韶认为国民党选情不利,使朱立伦在政策发表会后即采取先发制人、主动出击的策略。张认为朱的目的是希望走传统蓝绿对决的路数,催化泛蓝选民的投票意志。为达成目标,朱不断利用申论的间隙、答辩剩余时间、提问的设计将矛头指向蔡英文,甚至不惜将宋楚瑜透明化或进行负面攻击。
张宇韶对朱立伦评价称,虽然朱仍提出了所谓“战略三策”的建设性的改革方案,但是难改“准在野党”的辩论风格。朱采取奋力一掷的策略存在高度风险,是否奏效犹待评估。
至于宋楚瑜,张宇韶认为他早就洞悉国民两党所采取的边缘化策略,只能在两者之间的薄弱环节见缝插针。宋在整场辩论中,通过经济社会议题重批国民党的执政弊病;藉由国际与两岸关系联合朱立伦质疑民进党执政的隐忧;批评两党执政的遗绪争取中间选民的不满。张宇韶表示宋楚瑜显然已将自身定位为“可争取的关键在野党”,似已为亲民党在选后的角色留下了伏笔。
贯穿辩论的主要议题是两岸关系与“九二共识”的政治意义。对蔡英文“九二共识”发言,张持正面态度。他认为蔡除主动说明“积极沟通、不搞对抗、没有意外”的立场外,更在“中华民国现有宪政体制”的说法下,积极提出“尊重九二历史事实”的观点来作为“宪政体制”的合成要件。
相较于陈水扁过去提出“未来一中”与“九二香港会谈精神”的抽象表达,以及蔡英文上次选举对九二历史的否定态度(两岸并不存在‘九二共识’,当然没有‘接不接受、承不承认’九二共识的问题),张认为蔡此次改口“九二历史事实之说”显然具体且具建设性。
至于菜的态度是否意味民进党在不否认“九二历史”的基础上准备与大陆发展某种战略再保证或对话基础,张宇韶认为有待两岸的专家学者分析与沟通。
(多维新闻网 王书童 综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