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李说当然

1045期:拜师不难,懂尊师重道吗?

近年来,希望拜我为师的越来越多。特别是我上了直播以后,不断的收到网友们请求。收还是不收学生,一直困扰着我。人体工程学需要发扬光大、传承有序,必须收学生,也会收一部分入室弟子。但最近半年中,不断的出现一些人,口头上要拜我为师,不等我承应,就开始举着我的名号在外活动。对此,真想问一声,你懂得尊师重道吗?

其实,出现在我面前的困惑,在整个社会上,是个很普遍的问题,于是,翻出我写的一篇旧文,给所有要拜师(不论是拜谁为师)的朋友一阅,看看中华民族传统的“尊师”美德。

自古以来,老师在社会中有相当高的地位。中国文化中列举的尊崇的对象是“天地君亲师”。老师被列入与天地、皇帝、父亲同等的行列。教育界的祖师孔子,更被尊称为“至圣先师”,天下至尊的皇帝,对孔子也要顶礼膜拜。老师在社会上还有“西席”、“西宾”、“先生”等称呼。西席,是指室中座次以西为上时的最尊贵席位。皇帝礼敬太师、太博,待之以师礼,也以这种礼仪。西席、西宾因此成为老师的尊称。先生,是对有德有才者的敬美之称,以先生称呼老师,表示尊敬。

尊师是古代做学生最起码的道德。《清史稿·礼志十》介绍说,学生入学,先要行拜师礼。清代的拜师礼仪是,在学堂的正中摆好桌子,学生拿着见面礼“贽”在学堂外等待,老师出来召见,学生进去献贽于桌上,先向先师孔子牌位跪拜,然后向老师行跪拜礼,老师站立以后作揖相答。以后每天早晨入学堂、晚上出学堂见到老师,都要对老师作揖行礼。课堂上先生提问,必须站立起来回答。向老师请教,也要起立,老师讲解,要垂手站立恭听,命坐,再坐下。这种起立、恭听的礼节一直延续到现在。老师闲坐时,学生要在老师身旁侍立,老师命坐,在老师的侧面侍坐。如果老师站立,学生就不能坐着。与老师在路途中相遇,要恭敬地趋向前去行礼,然后立于道旁,等老师走过,再走。

拜师礼中的献“贽”,又称释菜礼,释,义为“放”,释菜,即把菜作贺礼放入堂中进献给老师,是一种古老的尊师礼俗。《明会要·先师孔子》中记载:“古者,士见师,以菜为贽。”学生拜见老师以菜为“贽”,是表明自己的卑下恭谦及诚心学习的心意。古代有各种各样的“贽”见礼,基本都消失,唯有尊师的释菜礼一直流传下来。明清时期,北方的私塾在冬至日,向孔子牌位释菜,献菜后,老师和学生依次拜孔子,然后学生拜老师。有些地方,学生拜师时献贽释菜于自己的老师。《清稗类钞·师友类》介绍清代的浙江学者张芑堂,少年时拜丁敬身为师,初次到先生的私塾去,背了两个大南瓜。老师欣然接受他的敬诚之意,亲自把南瓜做成饭,师生二人共食之,一时传为佳话。

学生尊敬老师,虔诚从学,受到全社会的崇尚,也涌现出不少令人赞叹的事迹。《宋史·杨时传》有段小故事,宋朝的杨村,师事理学家程颢,虚心求教。颢不幸去世,他悲痛万分,设灵位祭奠哭拜。为继续深造,他又以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一天,杨时约了他的朋友游酢前去向程颐请教学问,时值天降大雪,到程家时,又正巧程颐休息。杨时为不影响先生休息,又悄悄退出立于门外等候,程颐醒来吋,门外的雪已有一尺多厚,杨时和游酢也早已成了雪人。杨、游二人尊敬、体贴师长,以及不顾寒风大雪而诚心求教的行为,感人至深,被誉为尊师重道的楷模。这便是“程门立雪”这一典故的由来。

老师所以受到特别的尊重,由于老师对于一个人赖以安身立命和处世的“才”、“德”,有重要的造就培育之功。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除了受家庭父母的教养外,还要靠老师的教导和栽培,是老师教给学业、技能及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使自己终身受益。所以古人说“人之常尊,曰君、曰父、曰师,二者而已……君之于臣,父之于子,力有所不及处,赖师之教尔,故师之德配君父。”把老师的恩德比之于父亲,因而老师不但有“恩师”之称,而且被弟子称为“师父”,老师的妻子被称为“师母”。

“德业之师,以父道事之”、“师徒如父子”是古来敬师的名言。古代的学生也确实是像孝敬父亲那样对老师,《管子》卷十九说得很具体,“先生将食,弟子馔馈,摄衽盥激,跪坐而馈。”意思是说学生为老师准备好饭食,伺候洗漱,然后恭敬地给老师送上去。老师去世后,弟子们要像对死去的父母那样祭祀。如宋代的岳飞,师事周同,周同死后,岳飞“朔望设祭于其冢。”魏晋以前,为老师守孝者也大有人在。孔子死后,其弟子皆“吊服而加麻。”埋葬后“弟子皆家于墓,行心丧之礼。”其中他学生子贡在孔子墓旁搭起庐屋,陪伴着死去的老师而生活,长达六年。

古代的尊师,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尊师敬长不仅在民间、百姓、学生、士大夫中形成风尚,而且上层统治阶级也大力提倡,幷身体力行,做出表率。帝王的尊师在于重道,即“尊师重道”,东汉学者孔僖曾总结说“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对于儒学的祖师孔子,自然更应倍加崇敬。尊孔,正是为了尊崇其道,因而祭祀先师孔子,是历代朝廷典章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帝王政治生活中的大事。皇帝不仅拜孔子,对于自己的老师也同样礼敬。

唐代规定,皇太子的老师授业之时,太子必须出殿门迎接,先行拜见礼,老师答拜。每进门,先让老师进,太子后随。入殿,老师坐下,太子才能落座。礼部尚书王建为唐太宗之子魏王李泰的老师,唐太宗常向李泰说“汝之事师,如事我也。”外意思是要像尊敬父皇我那样礼敬老师。清代规定,国子监学生初见国子师,老师在堂中等候,学生自东阶升堂外对老师行三揖礼,老师站立受礼。然后学生伺立于老师的身边,老师位于西边,学生位东,面向老师,听老师训诫。训诫完毕,学生行三揖礼退出。平时去私宅拜见老师,先在门外通名等候。召见时,老师在阶上相迎,学生登阶上向老师行揖礼。进门时、老师在前,学生后随。入堂中,向老师行跪拜礼,老师以揖礼相答,学生起立趋向前去将老师扶在正座。老师命坐,学生揖谢而坐。请教时,学生都要行揖礼。辞退时,向老师行三揖礼,老师前行,学生后随,至二门外,学生行三揖礼请老师回去,再走。《士庶备览》卷一规定,各府、州、县学的学生见本学学师,其礼节。与国学生见国子师同。以上各级学校,都属于官学,由国家设立。在民间还有众多的私塾,这些私塾中师生之间的礼节,朝廷也作出规定,这些规定,由各乡塾学校纳入学则之中。

古代的尊师行为固然有其时代的特点,但它所体现并流传下来的尊师精神,则是值得今天继承和提倡的。

 

李建军写于

中国文化研究会

2016年12月13日北京

×用微信扫描并分享
huarenoneadmin

Share
Published by
huarenoneadmin

Recent Posts

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隆重开幕

来源:北京侨联 1月13日上午…

2 小时 ago

洛杉矶大火造成24人死亡

【美洲华联社1月12号洛杉矶报…

6 小时 ago

加州山林野火的问题 (旧文重发)

孙卫赤 (2018年11月) …

9 小时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