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华联社洛杉矶报道)一直潜心作画、著述的著名书画鉴定家、书画家劳继雄日前完成了以长江三峡为题材的两幅巨幅画作“峡江月夜”和“峡江晨曲”。在向南加州友人介绍近些年创作和著述的情况时,劳继雄表示,两幅画作将于今年秋季在上海举办的大规模个展上与书画爱好者分享。透过这两幅画可以看到他画风的变化,也体展现了他对画中国画最高目标的追求。
“峡江晨曲”局部
“峡江月夜”,长7.4米、宽1.45米;“峡江晨曲”,长5米、宽2米。对创作这两幅巨作的缘起,劳继雄介绍说,这次画长江图有两个原因。其一是上海九鼎堂画廊的堂主、宋代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的后人周建秋。周建秋是一个书家,因喜我的画而收藏颇多。他准备今秋在上海为我举办一个大规模的个人画展,为此提出画几幅大画以镇画展之用,其中就有一幅荷花与一幅长江图。
劳继雄展示“峡江月夜”
对于第2个原因,劳继雄表示,他于1989年在参加全国书画巡回鉴定工作之际,从重庆工作结束转至武汉,与他的恩师、中国著名鉴定专家艺术家谢稚柳等老先生一起坐江轮直下武昌。一路上风景如画,特别是途径三峡,更为其气势所震撼,当时他就坐在船首,不停用笔记录了所见之景,积累了一些速写稿,并发誓回去后一定要把此情此景用中国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之后的岁月中,确实也画了些长江之景,均为零星之品,尺寸也不大。周建秋的提示,让他重燃了画长江的意愿。
劳继雄认为,中国山水画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散点透视,以写意境为主,写画家的胸中丘豁,因此他可以把万里江山浓缩在方寸之内,他可以不珍重江山的本来面貌与结构,根据画家的要求和画面的需要而重新布局。他说,历来画长江万里图的不乏其人,甚至有百米之长的场面十分恢宏。但是在他看来,长江的精华在三峡,是那个气势壮阔的三峡,为此,他通过自己的记忆和速写的启发,重新勾划了三峡的场景,用俯视与平视两个角度,画了二张三峡图,一幅是晨曲,一幅是月夜,二幅笔墨技巧也略有不同。一幅浅绛,一幅重彩,各有特色。
谈到创作这两幅巨幅画作的心得,劳继雄表示,中国画有六法,其中之首为气韵生动。明董其昌曾说气韵不可学,此乃生而知之,但也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评判和学习中国画不可颠破的哲理。一幅画要被人欣赏与珍藏,首先要美,美的让人怦然心动,其中的推动力除了笔墨技巧,布置结构外,就是气韵生动了,所以可以不求形似,也可以不需要写出具体的景点,只要把其中精髓之处描写出来,把烟云缥缈的境界呈现给观众,使所作之画,不失山体本来面貌而又有灵动之感,以达到可游可居的最终目的,这就是我画三峡的宗旨,也是我画中国画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劳继雄也谈到,透过这两幅画可以看到了他画风的变化。画风总还是要变化的,如果书画爱好者看到你的画还是老样子,表明你没有进步。他还介绍说,今年秋季上海的个展将展出包括巨幅画作三峡的2幅作品和1幅荷花作品,还有其他近70幅近年的作品。上海个展是为了2019年在北京举办画展热身。北京画展结束后在适当的时候,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画展及著述展。
1990年举家来到美国的劳继雄,有着令业界羡慕但难以企及的经历,这就是当时在上海博物馆工作的他,1983年起跟随由中国最具权威的书画鉴定家谢稚柳、启功、徐邦达、刘九庵、杨仁恺、傅熹年和谢辰生组成的7人专家小组,开始了国家重点工程、中国古代书画巡回鉴定组的工作。由于史料浩如瀚海、工作量巨大,原定3年的工作8年才完成,其间鉴定小组的足迹遍及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121个市县,鉴定的书画近10万件。而劳继雄作为谢稚柳的研究生和助手,是唯一一位至始至终全程参加鉴定工作的人,也是此次壮举最年轻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2011年1月1日,由劳继雄编著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总计9卷、总页数为4612页的这套书,是劳继雄把全程参与中国古代鉴定小组鉴定活动的全部珍贵资料加以整理出版的。全书按鉴定时间的顺序,以收藏单位为单元,如实记录每件书画作品的时代、作者、名称、形式、质地、创作年代、题跋、钤印、鉴藏流变,全面著录了我国现存古代书画作品的内容及收藏情况;对于鉴定过程中各位专家的意见,作者也真实地记录下来。书中约有3000幅书画精品图片,供读者鉴赏和参考;第九卷附有方便读者检索的索引,以及全彩印刷的历代名画供读者赏析。这套丛书不仅填补全面介绍古代书画作品的空白,并成为工具书和书画市场作品真伪及价值的依据,还成为大学教材。“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更被誉为新中国的《石渠宝笈》。
劳继雄和他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
除了“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外,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劳继雄书画鉴定丛稿》,也是中国书画鉴定的重要著作之一。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在出版这部书时是这样说的,“书画鉴定名家劳继雄先生以中国古代书画巡回小组八年巡回鉴定的经验,总结而成。该书图文并茂,通过大量古迹,举证实例向读者传授书画鉴定的知识。是一本书画收藏者必读之书。”
劳继雄在“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后记中写道,“《劳继雄书画鉴定丛稿》是在我的《鉴画随笔》基础上再把我赴美后所撰数十篇文章汇集增订而成的。其中的出行散记,虽与鉴画似无直接关联,但对书画鉴赏作为特定历史事件行程的翔实记录也是颇有意义的。而画派传脉,虽有许多不足之处,也可为书画鉴赏、流派的研究作参考,以期抛砖引玉之用。
“恕行斋”是我的斋号,也是我老师谢稚柳先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我将赴美时给我起的,并当即为题。恕者即宽容之意,《论语•卫灵公》:“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可成德。是时,要去一个全新的环境发展,也是我人生与事业的重大转折之时,迷茫与纠结之情,老师洞察入微,因此以“恕行”为鞭策,告诫我碰到任何困难、挫折都要做到严于己而宽于人,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当我临行美国之际,在老师的画室里师生又围绕“恕行”二字做了长谈,从而“恕行”作为我日后的行为准则深深的印扎在我的脑海里。现在老师所题“恕行斋”悬挂在我的画室中,它像一座灯塔,使漂泊不定的一叶扁舟有了前行的方向,师恩永世不忘。”
劳继雄(中)和老友刘冰(右)、王艾伦(左)
劳继雄旅居南加州近30年,在社区活动中鲜见他的身影。看过他的画作和著述,可以知道这么多年他在做些什么事情。能做到耐得住寂寞、不浮躁,执着于自己的艺术追求,在当今社会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