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国际要闻

美国本周将公布对华征收关税具体清单 中国更多反击预案已经“在路上”

【美洲华联社洛杉矶讯】在美国祭出贸易战“大棒”并拒绝磋商一周后,昨天,中国出手了。

中国财政部4月2日凌晨宣布,从周一起将对原产于美国的128种产品15%或25%的关税,以“为维护我国利益,平衡因美国232措施给我国利益造成的损失”。这项措施将影响价值30亿美元的进口产品。

上述举措针对的是特朗普政府3月初宣布的钢铝关税的报复,而不是针对特朗普在3月晚些时候作出的对高达600亿美元中国进口产品征收25%关税的承诺,外界分析,这意味着中国留有一些“后手”。

据路透社4月2日报道,特朗普政府将于本周公布向价值近6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关税的具体清单,这一举措恐怕会加剧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紧张。而中国许多学者和业界人士则透露,我方后续的诸多预案已经“在路上”,“炮弹”是否打出,取决于美国是否“悬崖勒马”。

中国的反击措施第一时间占领了西方各大主流媒体的头版头条,一些美国媒体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强硬立场保持了距离,但也有欧美媒体“不太友好”。

 中方预案充分,后续“炮弹”是否打出取决于美国

 《经济观察报》4月2日报道称,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对该报表示,“中国接下来还会采取哪些动作和手段,取决于美国接下来的反应。美国对中国更大规模的打击,301调查,现在还没有结果出来。……中国准备了充分的预案来应对美国已经发起的贸易战,其中包括大豆等商品。”

 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专家透露,“中国的确做了很多预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相关人士也对经济观察网证实,“此前开了很多会,讨论过很多预案,以及接下来可能进行的反击方式。包括,反击商品品类、税率、规模等。”

 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此前曾对外公开称,继宣布第一批中止减让产品清单之后,中国正在研究第二批、第三批清单,比如飞机、芯片领域。面对美国对华采取限制措施,中国已经做好充分准备。美国需要悬崖勒马,否则中国后续可能对美国关税征收进一步采取措施。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的专家对经济观察网说,“贸易战已经打响,根据我们的预判,接下来小规模的贸易战、制裁与反制裁是不可避免的,双方尤其是美方需要在此基础上评估情况。”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4月2日发表谈话称,中方对美方中止履行部分义务是中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的正当权利。希望美方尽快撤销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的措施,使中美双方间有关产品的贸易回归到正常轨道。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双方应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彼此关切,实现共同发展,避免后续行动对中美合作大局造成更大损害。

三井住友银行的资深全球市场分析师冈川聪(Satoshi Okagawa)表示,市场目前为止未对中国的上述消息做出太大反应,部分因中国政府之前已就此发出过警告。“但如果中国股市因此下跌,那么我们可能会看到市场普遍出现避险行动。”

今年3月8日,特朗普签署了公告,决定于3月23日起,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即232措施)。作为回应,3月23日,商务部发布了针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232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并征求公众意见。3月31日,评论期结束。3月26日,中方根据《保障措施协定》在世贸组织向美方提出贸易补偿磋商请求,但美方拒绝答复。

特朗普政府宣布加息并挑起贸易战,也造成3月23日起美股和亚太股市连续重挫,欧洲市场也受波及,至今走势大多仍未修复。

美媒:显示中国决心,但并非贸易战升级

中国反击的声音第一时间占领了许多西方媒体的头版头条,总体而言,一些美国媒体在报道时,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强硬立场保持了距离。

美国全国广播电台(CNBC)2日报道称,中国决定向美国价值30亿美元的进口商品增收关税,这一决定意义重大,但考虑到双边贸易关系的规模,人们普遍认为这是沧海一粟。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总价值为1156亿美元(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额4628.1亿美元)。

渣打银行首席投资策略师史蒂夫·布莱斯(Steve Brice)对CNBC表示,中国的报复“表明了一种决心……但在我们看来,并不是对贸易战的升级。”

CNBC称,尽管特朗普的第一枪由钢铝关税打出,但最终对中国报复首当其冲的可能会是美国农场主和农民——其中许多人来自特朗普的票仓。2017年美国向中国出口了价值近200亿美元的农产品,其中包括价值11亿美元的猪肉,140亿美元的大豆,此外,美国还是中国最大的苹果、樱桃、核桃和杏仁的供应商。

CNBC称,白宫加征关税的理由是“惩罚中国政府窃取美国先进技术”。观察人士表示,中国政府可能会对此采取更严厉的报复措施作为。

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经济学家在一份报告中表示,美国并非一些特定商品的主要生产者,因此中国可以非常容易地找到第三方进口这些商品。

这份报告中补充说,“中国或许能够承受其他资源国货源紧张带来的较大价格波动,其巨大的国内市场可能也可以提供一部分缓冲,这样他们也能够将(报复措施)扩张到一些下游产品,比如纸张、摄影胶片以及谷物。但中国如果要实现他们‘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许多美国更有价值的产品就无法列入制裁名单之内。”

但无论如何,许多人担心中美之间的贸易紧张关系升级,可能会损害全球经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说,在中国对128种产品征收关税之后,“以牙还牙”贸易措施带来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一场“经济危机”。

席勒对CNBC表示:“这只会导致一片混乱,如果人们意识到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那么情况的恶化速度可能会减慢。”中国政府已敦促华盛顿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这一问题。

美联社则表示,白宫尚未就此发表任何意见。

美国《纽约时报》提到,就在一周多之前,中国副总理刘鹤在电话中对美国财政部长史蒂文·努钦(Steven Mnchin)表示,希望两国“保持理性,共同努力,维护中美经贸关系总体稳定的大局”。

但该报又提到,一直在北京访问的马萨诸塞州民主党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Elizabeth Warren)3月30日表示,“美国意识到,因为中国对进入其国内市场的限制,美国失去了技术优势,所以,现在这方面的政策开始改变了。”

她同时表示,同她会面的中国官员,在征收关税一事上“没有偏离他们自己一贯的立场”。(文章来源 观察者网)

×用微信扫描并分享
huarenoneadmin

Recent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