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华联社讯】路透北京9月26日 – 本周一落定的中美两国第三轮相互加征关税,不仅使持续半年的贸易战再度升级,更令原本提上议程的中美贸易谈判陷入僵局。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无论谈判是否继续、有无进展,在中方看来“一切都并不意外”。
一位接近决策层的官方人士对路透表示,无论谈与不谈、打与不打,中美经贸关系都将在一段时间内处于不稳定状态,阶段性的经贸摩擦将成为两国关系的常态,直至达到新的均衡点;若在此期间有较低级别的磋商,亦可视作是双方的投石问路。
“对美国来说,打还是谈,都是手段,不是目的;而对中国而言,看到对方的诚意才是谈判的基础。”他称,打贸易战是既定的,谈判是桌边的贸易战。
另据一位不愿具名的政府官员称,尽管美国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并不买账,但实际上即便达到了所谓开放级别也并不足以解决中美贸易摩擦的问题,不会达到双方的均衡点,更不会改变对华贸易政策的方向。
美国和中国周一互相征收新的关税。美国对价值约2,0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征收10%关税;但苹果(AAPL.O)与Fitbit(FIT.N)的智能手表,以及自行车头盔、儿童汽车座椅等消费品则排除在征税清单之外。中国则对美国原产的约600亿美元进口商品实施加征10%或5%的关税。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当日并发布《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表示,中国对于贸易战,中国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中国愿意在平等、互利前提下,与美国重启双边投资协定谈判,适时启动双边自贸协定谈判。
“中国谈判的大门一直敞开,但谈判必须以相互尊重、相互平等和言而有信、言行一致为前提,不能在关税大棒的威胁下进行,不能以牺牲中国发展权为代价。”白皮书称。
瑞银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分析,除非美方全部要求都得到满足,否则美国似乎并不急于与中方达成协议。虽然中国仍希望避免贸易争端进一步升级,并且可能也难以采取同等规模的反制措施,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会接受美方提出的所有条件,特别是美方那些限制中国提升价值链的国家战略、以及削弱国企作用或减少政府干预等要求。
**谈判陷僵局,诚意是关键**
就在一周前,中美双方还就即将展开的贸易谈判细节进行沟通,受此提振市场面有所转暖;而现下的谈判中止无疑泼了一盆冷水,“互不妥协”正是背后的原因所在,“诚意”则成为中国官方对外界就贸易谈判问题表态时频繁出现的词汇。
一位白宫资深官员上周曾表示,美国将持续与中国交涉,但没有设定下一轮磋商的日期。华尔街日报(WSJ)则援引消息人士称,中国已取消与美国即将举行的贸易谈判,本周不会派遣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前往华盛顿。
上述中国政府官员对路透指出,美国发出谈判邀请虽显示出其态度有所缓和,但立场依旧强硬,单方面的极限施压违背了谈判的基本前提。不过他也表示,即便不能达成和解与共识,双方还是会保持一定层面的接触与沟通。
他并提到,当双方陷入一种互不妥协的僵局状态之时,就意味着短期内很难再有大的积极进展,即便彼此有缓和或和解的意愿,也只是由低到高的逐层缓和,“双方在核心诉求上差距较大,是否能达成共识不得而知,但不可否认低级别的沟通与磋商可为后面的正式谈判创造条件。”
该不具名官员认为,僵持不下的时候谁也不会放低姿态,只有达成一定共识的基础上启动高级别谈判才会更有意义和效率,低级别的磋商沟通起到的正是“铺路”的作用。
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周二表示,让中国经济政策变得更加以市场为导向“并不容易”。他称,几十年来与中国政府进行的“无休止的对话”,在改变中国政策方面“惨败”,因此特朗普政府根据对中国知识产权和技术转让政策的研究,决定用关税手段直接施压。
“什么时候能够重启中美高级别经贸磋商完全取决于美方的意愿。”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周二在新闻会上指出,中美高级别磋商已进行了四轮并取得不少共识,但美方出尔反尔,抛弃共识,采取了贸易限制措施,这使得谈判没法进行下去。他并强调,只要有诚意,只要在谈判中平等相待,遵守诺言,谈判是可以找到出路的。
而中国是否会愿意作出部分让步?在汪涛看来,中国可能会增加从美国的进口、限制对美国的出口、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扩大国内市场开放、以及停止强制性技术转移等。
“但是,如果美国坚持要求中国放弃产业政策、或显着削弱国企作用和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则双方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很低。”她说。(作者 许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