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大众视角

焦点:中国西部大开发3.0蓄势待发 基建与开放共发力托底经济

【美洲华联社讯】路透北京7月15日 – 经济下行压力之下,中国意在谋求精准投资,而今年适逢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20周年,即将出炉的西部大开发新指导意见将投资作为第一要素,强调基础设施的优化升级,也成今后一段时间稳投资的发力点。借助“一带一路”,3.0时代的西部正告别曾经的边远区位劣势向中国对外开放的“前台”转型,期望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新生力量。

资料图片:2013年9月,敦煌一座光伏电站。REUTERS/Carlos Barria

中国西部地区经历了20年的开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基本改善,外资也正逐渐向西部地区转移,随着“一带一路”的落实,互联互通的开放模式加大了西部交通基础设施升级的需求,也成为中国未来基建投资的主要投向。

“可以说一带一路铸就升级版的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已经走过了最初开荒时期,优化基建和扩大对外开放是两个重要的抓手,也是现在说的新时代的新发展。”一位参与该文件编制的人士对路透称,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交通领域的升级优化,如高铁项目的建设、机场的改扩建。

他并指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20年来,在交通瓶颈逐渐打通之后,“一带一路”新时代的西部大开发将更侧重于优化、高质量发展。由于西部地区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优势地理位置,要更突显其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担起试点创新和改革的“重任”。

虽然这部名为《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尚待揭开面纱,但多个西部省区已经开始了相关部署。一位宁夏自治区政府人士表示,该自治区从今年初地方两会就强调了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并提出完成500亿元人民币以上投资的目标,同时强调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内陆开放。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耀介绍,西部开发的第一个10年主要以打基础为主,包括基础设施的基本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退耕还林、西气东输、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等方面;第二个10年重点强调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培育内生动力,主要从自身的产业发展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在前20年的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西部未来新的机遇就是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从国内来讲可以看出就是向西开放。”他称,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陆上和海上连接亚欧非形成大通道,向西开放陆路基础设施的投入肯定会更大一些。

陈耀并举例,多年前就已经提出但还未开始建设的川藏公路、一些过去难度比较大的道路建设,以及一些大的水利工程、饮水工程,特别是针对西北地方乾旱缺水的调水工程等,都是未来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升级的方向。

中国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西部开发开放新的政策措施,西部地区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到期后继续执行。

随后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指出,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要更加注重抓好大开放,发挥共建“一带一路”的引领带动作用,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提高对外开放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会议并审议通过了《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报告分析,中国政府注重西部大开发建设、增加基建投资,有助于发挥基建对经济增长和劳动就业的拉动作用,助推稳就业、稳投资和稳预期;扩大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力度有利于増进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和投资往来,助推稳外贸和稳外资;加大对西部的投资与政策支持有助于实现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和高质量发展目标。

**以开放带开发**

“加大对外开放”无疑是近一年多来中国经济的热词,也是中国政府为应对经济内忧外患的举措之一,加大西部地区的开放力度、力推外资向西部地区转移,不仅仅是稳经济之需,更凸显以开放带动开发的用意。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国家发改委区域开放司于今年春季全新亮相,路透了解到,该司主要人员为基本为原西部开发司原班人马,在发改委的官方网站上,区域开放司的页面亦沿用此前的西部开发司网站页面。

官网介绍区域开放司的具体职责为:推进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承担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工作;按分工指导区域开放合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承担国际区域合作相关工作;提出并推进实施沿边地区开发开放规划和政策措施。

上述不具名官员强调,形成全面开放的格局要重点加大西部地区的开放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的外商投资对其经济增长有显着的推动作用,现在强调进一步开放不必独立来看,因为更大力度的开放是为了进一步促进开发,“开放是新时代大开发的重要抓手。”

他并指出,外商投资由最初的制造业为主,逐步进入生产及供应、农林牧渔、房地产业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领域,未来仍需要进一步扩大至金融业等更宽广的领域,这也需要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加大吸引外资的能力。

陈耀亦认为,开放是带动西部大开发的一个手段,新形势下的西部大开发不是完全依靠国家财政支出,更多是要靠扩大开放来营造好的营商环境,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发展西部。

据其介绍,目前西部与东部地区的合作货运班列和通道越来越多,随着对外开放的点线面越来越宽广,西部在向西开放的作用下可以把过去只能在沿海港口做的加工贸易转移到西部的中心城市、口岸城市,直接面向周边市场。

中国海关最新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西部12省市区外贸增速为14%,高出全国增速10.1个百分点。另据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6月西部地区吸收外资34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2%,继续实现双位数的高速增长。

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肖金成看来,把西部大开发放在“一带一路”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西部地区向西开放的优势才能体现出来。特别是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东中西部各地发展的战略空间将发生较大变化,过去的交通闭塞地区可能成为交通要道,过去的边远地区可能成为国际门户。

“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推进和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西部地区正从长期以来的区位末梢走向对外开放的前台,有望培育形成推动区域发展的新优势和动能。”他称。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周三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稳外贸措施,以扩大开放助力稳增长稳就业,包括研究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总水平,完善出口退税政策;更好发挥出口信保作用,降低保费,研究提出符合企业需要的险种等。

发改委近日公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9年版)》和《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中西部目录进一步增加了劳动密集型、先进适用技术产业和配套设施条目,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承接外资产业转移的支持力度。

**交通基础设施完善优化**

西部大开发新指导意见从去年开始筹备,发改委相关司局也于去年初开始对西部省区展开调研,基础设施建设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由于西部地区在新形势对外开放中的内外通道和区域性枢纽的定位,高铁、轨道交通、机场的建设列入未来基础设施优化的重点发力点。

路透梳理西部地区12个省区直辖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注意到,各地均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着墨不少,加快基础设施补短板列入重中之重。其中,贵州省提出基础设施“六网会战”,建成贵阳至成都、安顺至六盘水等高速铁路,总里程突破1,650公里;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4%以上。

云南省明确要抓综合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物流为主要内容的“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全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0%以上;广西强调,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850项,务实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四川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范波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接受路透采访表示,该省将开展基础设施补短板三年行动,通过项目投资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重点快推进重大支撑性通道项目建设,以及高铁大通道和成都天府国际航空枢纽的项目建设。

具体而言,在基础设施补短板方面,该省明确了在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等方面加大项目储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和民间投资,并在铁路、机场、高速公路、内河航道扩能工程、综合交通枢纽落实一系列重点项目。

“开放口岸少,已成为制约四川扩大开放的瓶颈,”范波称,建议在四川布局更多的开放口岸,利用中央预算的资金和财政专项债券加大对四川基础设施补短板支持力度,四川要重点推动南向开放合作,同时也会通过交通大通道的建设促进对外开放、促进大合作。

今年初以来,中国国家发改委连续批复多个西北省会机场改扩建项目,包括青海西宁曹家堡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甘肃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西安咸阳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以及呼和浩特新机场项目等。

肖金成指出,这既是西部地区对航空运输的旺盛需求,也是交通基础设施加快补短板的体现,未来投资需求巨大。

×用微信扫描并分享
huarenoneadmin

Share
Published by
huarenon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