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华联社讯】中新社北京8月6日电 (记者 应妮) 记者从6日在北京举行的“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新进展工作会上获悉,“南海I号”宋代沉船船舱内货物已清理完毕,出水文物总数超过18万件,堪称中国水下考古之最,其中尤以铁器、瓷器为大宗。
中国国家文物局在6日的工作会上发布了“南海I号”保护发掘项目、湖北随州枣树林墓地等2项重要考古工作成果。
“南海I号”宋代沉船发现于1987年,2007年运用沉箱进行整体打捞,安置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2014年启动系统性保护发掘工作,2019年船货清理取得阶段性成果,开始着手沉船的整体保护。
图为从“南海I号”发掘的残缺瓷器。(资料图片) 中新社记者 董柴玲 摄
项目汇报人、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技术总监孙键介绍,“南海I号”是一艘满载远航且保存尚好的宋代海船,从考古发掘情况来看,船货品类繁多且不乏文物精品,出水瓷器集中展示了宋元时期中国陶瓷外销的壮观景象。另一个重要考古成果是,船上铁器在贸易品中占比甚高,说明宋代以煤炭化石为燃料的冶金业产量巨大,且已广泛用于对外贸易,成为输出的主要货物品种。
同时,“南海I号”保护发掘工作,按照发掘、保护、展示三位一体的先进理念,广泛运用多种科技创新手段,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成为全面真实地展现古代中国与现代中国的绝佳案例。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评价“南海I号”的保护发掘全过程可谓教科书式的典型范例。
此外,枣树林墓地是一处春秋中、晚期曾国公侯墓地,目前已发掘包括两组曾国国君及夫人合葬墓在内的高等级墓葬54座,出土千余件工艺精美的青铜器、漆木器等随葬品。这些成果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礼乐制度、阶层组织等发展状况,部分青铜器载有铭文,具有重要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