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财经观点

分析:中国稳增长必要性加大 投资仍为抓手但对冲效果待察

【美洲华联社讯】路透北京9月2日 – 中国8月官方制造业PMI再度下行,进一步印证7月底政治局会议“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判断,也意味着稳增长的必要性加大。最新金融委会议已明确“加大宏观经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但在政府隐性债务受约束、地方财力捉襟见肘之际,分析人士认为政策对冲效果尚待进一步观察。

资料图片:2018年11月21日,中国北京,中央商务区概貌。REUTERS/Jason Lee

金融委会议提出“要充分挖掘投资需求潜力”,并“探索建立投资项目激励机制”,还要求“金融部门继续做好支持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相关工作”,表明投资仍然是稳增长的速效药,而未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发展亦值得关注。

“在目前的情况下,讲全面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主要因为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不确定性明显加大,…会议传达出的政策信号非常明确,就是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会明显加大,”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称。

他指出这次会议的一个创新点就是“投资项目激励机制”,想通过这一创新来推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同时通过发行专项债给予支持,而专项债的发行又需要金融机构的支持,这几个环节要结合在一起。

“这个举措是很有针对性的,针对去年底到今年上半年以来基建投资方面的短板,推出了这一系列举措,”连平称,“从金融方面来看,应该说银行也在寻找好的项目,但项目是不足的。所以说首先的问题是需求不足,还主要不是商业银行惜贷,银行还是很愿意投基建项目的。”

周末出炉的宏观经济先行指标–中国8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降至49.5,其中,新订单和进口指数双双下行,表明内外需疲弱是更主要的拖累因素。制造业PMI已经连续四个月运行在荣枯线下方,经济下行压力明显。

尤其中美9月1日新的加征关税举措开始实施,虽然根据官方的说法,双方磋商仍在继续,但期待短期内中美摩擦能有明显缓和已经很难实现,而且长期来看,中美博弈将成为两国关系的主基调。关税战升级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冲击可能在明年集中显现。

而和7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金融委第六次会议要求“适时适度进行逆周期调节”相比,8月31日召开的金融委第七次会议措辞有了变化,指出要“加大宏观经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下大力气疏通货币政策传导”;继续实施好稳健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把财政政策与货币金融政策更好地结合起来。

“下半年稳增长的必要性增大,逆周期调节有望进一步加码,”国盛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熊园称。

他指出,金融委会议额外指出财政与货币政策要更好结合,往后看,货币端降低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引导降低融资成本可期;财政端则不排除专项债扩容、基建补短板、强化减税降费执行力度等。

**对冲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继大幅扩张今年专项地方债发行规模后,中国在6月明确专项债可以用作重大项目资本金。是次金融委会议也要求“金融部门继续做好支持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相关工作”。

“财政转向积极,专项债是抓手。房地产严格调控的趋势下,房地产投资下行压力较大,或拖累经济增长,对冲地产下行需要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基建是主要抓手,”联讯证券宏观分析师李奇霖称,“隐性债务治理的大框架下,专项债作为项目资本金补充最较为可行的方式。”

不过他认为政策对冲效果待察,因为隐性债务治理趋严的大框架下,地方积极性调动存有难度,且能覆盖本意的项目难寻;此外,物价压力和“房住不炒”的诉求也制约货币宽松的空间。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本身要有需求,这就需要激励机制加以刺激,然后财政和金融手段相结合,一起跟上,”连平也称。

金融委会议此次并明确了投资的重点方向,就是“高度重视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传统产业改造、社会服务等领域和新增长极地区的发展。”

虽然去年底以来政策层面一直各种发力提振基础设施投资,但实际投资数据却迟迟未见起色。1-7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8%,增速比上半年还回落0.3个百分点。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此前在北京一场论坛上表示,交通运输投资持续增长动力不足,项目投资收益越来越差,这几年交通投资保持高位增长是很不容易的;原有的投融资方式因为长时间的大规模建设,瓶颈约束也越来越大。

他指出,因为经营性的高速公路边际效应在下降,现在大部分的高速公路边际效应都是负的,如何根据支撑和引领区别对待来进行投融资方式创新,来缓解过去泛联通状态下对投资的透支,也是需要去做工作的。

“过往经济发展和投融资创新,极大提高了交通运输投资规模,但也透支了未来的投资能力。高质量发展虽然可以实现相对精准的投资,但必须寻求投融资方式的再创新。”他称。

**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发展值得关注**

8月31日金融委会议提出“支持愿意干事创业、敢于担当、有较好发展潜力的地区和领域加快发展”,再联系8月26日中央财经委第五次会议表示要“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其中的寓意不言自明,未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发展值得关注。

“在都市圈和城市群范围内其实是有一定短板的,城际铁路总体发展是比较滞后的,长三角还可以,沪宁沪杭宁杭都建起来了,但整个珠三角还有比较大的欠缺,京津冀也有欠缺,”一位不愿具名的官方智库人士称,“从城市群一体化的角度,怎么样去谋划各个城市之间的快速连通的通道,是有欠缺的。”

他指出,未来城镇化积聚人口和产业,都是以城市群和都市圈这个空间尺度去谋划的,更好的发挥城镇组团的集群优势,之间的快速连通肯定是需要交通作为支撑和引领的。

中国8月以来陆续发布的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山东和江苏等六省市自贸区等等,均体现了发展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理念。

“破解交通运输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引领突破口,新一轮突破重点在于都市圈、城市群交通运输一体化,”汪鸣称,“其中,都市圈交通运输能力精准供给,将是重要的抓手。”

×用微信扫描并分享
huarenon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