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热点热议

谣言造成食品集体恐慌

我们每天都可听到各式各样的健康信息,如烘烤食物有碍健康,微波炉煮食有害,烹调最好要用蒸的,甚至连喝水都有时间规定。什么食物似乎只要跟油、糖、煎炸、加工或添加物等扯上关系,都会被归类为不健康或被怀疑会致癌,大家容易因为这些夸张或渲染的报道而感到恐慌,整个社会弥漫着一股对饮食不安的情绪,不过,坊间这么多众说纷纭或危言耸听的食安信息,我们该如何看待呢?

针对亚洲地区来说,近几年印象较深刻的食安问题,相信应该是毒奶风波及塑化剂的食安风波了,尽管已经事过数年,仍有不少人对添加起云剂的饮料留有戒心,短时间难除塑化剂的阴影,而受三聚氢胺的影响,近年仍有中国大陆民众到香港大量购买婴幼儿奶粉,使得当地奶粉价格大涨甚至缺货,这就是一个食品集体恐慌的极端例子。

面对食品污染和安全的疑虑,民众对日常饮食提高要求和警觉是好事,但达到恐慌和杯弓蛇影的阶段就并非社会之福。

以台湾为例,近年就出现不少食品集体恐慌的现象,这与当地部分媒体耸动、夸大或甚至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报道方式脱离不了关系。虽然有人认为耸动的报道能逼使政府快速回应,但过度渲染却容易使民众出现恐慌,就例如曾有言论将台湾的高洗肾率归咎于食用含顺丁烯二酸的淀粉所致,却忽视当地乱服用不明中成药才是问题的关键。另外,棉籽油事件又有人鼓吹宁愿改吃猪油,却不提胆固醇的潜在风险;更有意无意的忽略精炼棉籽油根本不含棉籽酚的事实,都催化了民众一些非理智的恐慌行为。

避免危言耸听的信息

在食物恐慌的阴影之下,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诡异的现象,就是当民众看到某些关键字的时候,像是磷、重金属、色素、添加物等等,就会开始自己恐慌性的过度串联,局部放大某成分的害处,掩耳盗铃般的忽略该成分是否天然存在于食材中,更不理会剂量的重要性,经常只要看新闻标题就马上杯弓蛇影,连新闻内容都还没读完就开始恐慌。

此外,近年坊间不时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口号,就像是多吃食物、少吃食品或鼓吹食用食物的原形等说法,乍听之下相当合理,但静心细想后又不太符合逻辑,似乎只要任何加工处理过的食物都有危害,难道要人不喝咖啡而改吃咖啡豆,以及不吃面包或面而直接吃小麦?

在走火入魔的情况下,这些偏激的信念除了增加大家对一般食品的恐惧感外,对提升整体的饮食安全根本是于事无补。

美国哈佛大学Jonathan D Schoenfeld博士于2013年,随机挑选出50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材,深入剖析这些食材与癌症的相关性,结果发现有高达75%的致癌说法其实欠缺量化的科学佐证,而环境及遗传等因素的致癌风险还相对较大,许多有关饮食与癌症风险之间的问题,可能未必有过去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如何减少无谓的食物恐惧

要减少社会上对食物安全事件的恐慌,我们本身要秉持客观冷静的态度,从多方面累积平衡的科学信息,避免盲目相信过于渲染或辛辣的信息,当然,媒体的客观报道也非常重要,就以2011年发生在美国科罗拉多州(Colorado)的李斯特菌中毒事件为例,该州一个名为Jensen Farms的农场曾因哈密瓜遭李斯特菌污染,最后造成30人死亡。但由于当时媒体以冷静和科学的理性态度,清楚报道事件始末和教导预防的方法,事件最后并无发展成无法收拾的集体食物恐惧,值得借鉴。

(文章来源:联合早报 作者:周志辉 台湾国立中兴大学食品及应用生物科技系教授)

×用微信扫描并分享
huarenon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