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美味美食

“中餐综合症”:“味精”真的有害健康,抑或只是种族歧视?

日本味之素(Ajinomoto)公司在西方算不上家喻户晓,但是它出产的一种产品——味精——却在西方有着不好的名声。

味精(monosodium glutamate)在西方一般被简称作“MSG”,这种在食物中调出香味的调味料常常令西方人联想到油腻的食物和进食后出现的头痛。

现在,味之素发起了一场宣传,试图挽回味精的名声。它针对的目标很特别——是一本叫“韦氏词典”(Merriam-Webster’s Dictionary)的工具书。

该词典的出版商被要求修改词典中“中国餐馆症候群(Chinese restaurant syndrome)”的词条。

味之素公司称,该词典的对这个词条的解释带有种族歧视,并且没有科学根据,不公正地丑化了味精的形象。

宣传片段当中请来了一众亚裔美国明星,声称“MSG是美味的”,并要求修改词条。这一番努力已经令出版商表示,会对此进行考虑。

“中国餐馆症候群”是什么?

在韦氏词典里,这个有争议的词条就夹在“Chinese red(中国红)”和“Chinese rose(月季)”中间,词典对它的定义是:

“易感人群在进入重味精的食物,尤其是中餐之后可能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比如颈脖、手臂和背部麻痹,伴随头痛、头晕和心跳等)。”

它最早出现在这部工具书的时间是1993年,但是在此前的几十年,它就已经进入美国人的常用语汇当中。

该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1968年一封出现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信,信中声称中国食物诱发疾病。

该信件后来被发现是一场恶作剧,但是这个传闻却以讹传讹地保留了下来。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批准食用味精已经很长时间了,而各种研究也没有显示这种物质会引发所谓的“综合症”。

味精中的科学

这种调味剂的原理是让MSG的分子与舌头上感受谷氨酸钠的受体接触。

谷氨酸钠是一种复合物,天然地存在于从人奶到帕马森奶酪等等食物当中。

味精的发明者、日本化学家池田菊苗在1909年取得了专利权。他将这种不可言喻的味道称作“umami(鲜味)”,类似于五味当中的咸味。

有关MSG会带来不良反应的民间说法从20世纪中期开始就已经传开,但是并没有研究发现任何公认的有害机制。

2019年《食品科学与安全》(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期刊中的一份科学文献评论确认,将MSG与任何疾病关联是没有根据的。

“种族歧视”才令人头疼

喜剧演员兼厨师黄颐铭(Eddie Huang)和电视主持人麦珍妮(Jeannie Mai)均被邀请参加了这场对MSG的宣传。

“你知道是什么才令我头疼吗?是种族歧视,”麦珍妮在片段中说。

这次宣传的主题配合了一场更大的推广异国风味食品的宣传。黄颐铭在当中表示,一些异国风味料理被不公平地看作是比欧洲菜低一等。

出版商梅里亚姆-韦伯斯特公司(Merriam-Webster)已经表示,将会考虑修改“中国餐厅综合症”的词条。最近被从词典中剔除的词汇包括意指冒牌冲浪运动员的“hodad”,以及表示船只在水上倒退而行的“Sternforemost”等等。(文章来源:BBC)

×用微信扫描并分享
huarenon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