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6月25日电 题:快评:在日内瓦,请“人权灯塔”们先除灯下黑
中新社记者 安英昭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7届会议正在日内瓦举行,某些国家藉机“大刷存在感”。先是加拿大驻联合国代表诺顿发布攻击中国新疆人权的声明,后有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发表充满“愤怒”的电视演说,在他们的“慷慨陈词”下,似乎中国民众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90多个国家在人权理事会上为中国仗义执言。其中,白俄罗斯代表65国作共同发言,主张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尊重各国人民根据国情自主选择人权发展道路的权利,反对将人权问题政治化和双重标准,反对出于政治动机、基于虚假信息对中国进行无理指责,反对以人权为借口干涉中国内政。
在观察家们看来,加拿大、美国、英国等一些西方国家政客此时无视自身人权劣迹,一再抹黑、攻击中国,反而只会让更多人看清所谓“人权灯塔”的灯下黑。
今年5月,加拿大一所天主教原住民寄宿学校旧址发现215名原住民儿童的遗骸,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真相权特别报告员等曾发表联合声明,敦促加方对此进行全面调查。但时至今日,加方仍无动于衷。
100年前的5月,美国爆发“塔尔萨大屠杀”,当地非洲裔约300人死亡、近万人流离失所,繁华的“黑人华尔街”被一夜夷平,最终却以施暴者无人受罚、受害者无人问津、连幸存者后代对此都一无所知的结果“收场”。更讽刺的是,近百年后,弗洛伊德等非裔美国人仍难逃被“当街虐杀”的悲剧,亚裔等少数群体仍遭歧视……
客观而言,各国对人权的理解存在偏差确有历史和现实的因素,各国基于自身国情对人权保障各有侧重也可理解。
一些西方学者认为,“人权”一词源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对“神权”的反思,经启蒙运动逐渐固化后,成为西方普世价值的核心观念之一。事实上,中国有关保障“人权”的思想古已有之,先秦儒家“仁者爱人”“民贵君轻”“和而不同”等主张更对欧洲启蒙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1789年,法国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写入人权宣言;到1946年,中国代表张彭春参与起草《世界人权宣言》时提出写入儒家传统的“良心”概念,并在1948年联合国大会上获全票通过,中国有关保障“人权”的思想促进了世界人权理论发展。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4日发表《中国共产党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伟大实践》白皮书指出,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要求,为推动世界人权事业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截至目前,这一重大理念已10余次写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成为对当今世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思想主张。
个别西方国家和政客罔顾事实,仍在以“人权卫士”“人权教师爷”自居,出于政治傲慢和意识形态偏见指摘甚至干涉别国人权事业发展,就未免太过妄自尊大。在日内瓦,请“人权灯塔”们先除灯下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