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罢运,似乎有蔓延之势。长春、济南、南京、成都等地,相继发生出租车罢运,给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造成重大影响。尽管罢运有可以理解乃至值得同情的理由,但毋庸讳言,对出租车司机的不满也在集聚。
此番各地出租车罢运,肇因大体无外乎不满”份钱”压榨、抗议”专车”抢食。仅此,即已清楚暴露了出租车行业的当前弊端。其一是现行特许经营的垄断机制严重盘剥司机个人;其二是”滴滴”专车、”快的”专车等叫车软件的兴起,从根本上冲击了行业垄断,也直接压缩了出租车司机的利润空间。由此,各地出租车罢运呈现出截然相反的两种取向:为了个人利益,抗议以”份钱”为代表的垄断盘剥;为了个人利益,抗议”专车”抢食却又在客观上维护了垄断。
出租车司机这个群体,历来毁誉参半:一方面,他们是行业垄断的获益者。在行业进入处于管制的机制下,供需的人为失衡使得其获利相对较少地受到激烈竞争的影响。在一段时期,他们的收入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而另一方面,出租车司机又处于行业食物链的低端,在对乘客挑肥拣瘦居于强势的同时,在特许经营的出租公司之中,他们又明显处于下风。份钱、车钱以及各种运营费用,几乎全部由其个人承担。在公司与司机的关系上,他们明显是被盘剥者。近几年多次出现围绕出租车行业的争论、反思,几乎每一次争论,出租车司机在行业中的境遇,都赢得了理解、同情。
但这一次似乎情况有了变化。今年年初第一个工作日长春出租车罢运之时,即出现了对出租车司机严重不满之声,认为他们平时对乘客随意白眼而一受到”专车”的竞争却叫苦撒娇。随后的南京、济南等地的罢运,这种不满之声则更为强烈。
本质而言,”滴滴”、”快的”等基于移动互联的专车,是新技术条件下的业态创新,它们便捷、高效地整合、配置了社会资源,使得行业由垄断的卖方市场,向以竞争为根本的买方市场转变,明显是租车行业发展的趋势。这些叫车软件的技术创新,从根本上动摇了出租车行业的垄断,使得相关利益集团,在新技术面前愈发无理。
罢运行为严重有损消费者利益,引发社会不满。而出租车司机群体原本正常的个人诉求的争取,却又是以呼吁政府加强管制、取缔”专车”强化垄断为旨归,虽是客观上的无意为之,却也同样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以往对其的同情,概因其同样遭受垄断的压榨,在打破行业垄断减少垄断利润上,消费者与其有共同利益;如今打破垄断初具条件,他们却又因竞争加剧自己利益受损转而维护垄断。跟不上技术创新、违拗行业发展趋势,争取自己的利益却又明显以损害更多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如此招致不满和非议,根源并不复杂。
应该看到,此番罢运中,出租司机的位置极为尴尬。他们不会获得消费者同情,而他们在为自己争取利益的同时,却也成为某些群体强化现有垄断格局的棋子:这才是问题的根本:谁才能从罢运中最终获利,获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