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中”过后 香港需斩除“心魔”

香港警方15日在铜锣湾清理了”占中”最后一块据点。这一违法行动在喧嚣79天之后,终告落幕。但是,街头的”占中”消失了,不代表政改争议也随之消散。香港必须思考,如何走顺未来的政改及发展之路。

“占中”已溃败,不仅是形式上的运动退场,而是经此一役,香港不少人对这一运动从观望甚至同情转向了深恶痛绝,这是人心的胜利。但是,如果说这79天的教训就已把香港社会的”心魔”彻底消灭了,疹子已经出透,政改之路从此一马平川,恐怕是过于乐观了。

反对派已经扬言,将抵制明年的第二轮政改咨询并否决政改方案。”占中”组织者学民思潮则表示会发动第二波行动,包括在咨询会场内外请愿和发动”公民抗命”。香港学联等组织,则公布”抗租拆税各界不合作运动”,要煽动居民不交税不交租。

这些现象说明,”占中”没了,但抗争还在,反对派会千方百计玩出新花样。对今后的抗争,如果仅仅是用警察清场,恐怕只是头疼医头,治标不治本。香港要顺利实施政改,要让社会重回和谐发展之路,必须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源头在哪?还在民心。”占中”惹得天怒人怨,八成港人支持清场,但这并不代表这八成人都认同政改方案。对人大常委会的政改决定,香港前些日子流行一种说法叫做”袋住先”,意思是先拿了再说,总比没有好。这种说法的潜台词,是对方案还有想法。

实际上,目前的政改框架集中了基本法和各界的智慧,远比”占中”者说的”公民提名”稳妥可靠。但是,部分港人被偏见蒙蔽了眼睛,先入为主地不认同既有方案。只有当绝大多数香港人能真正意识到”占中”组织者并不是在追求民主,而是在谋求一己私利;基本法和人大框架既是不容挑战的底线,也是政改能稳妥实施的保障之时,政改争议才能迎刃而解。

香港一些人对政改的偏颇认知,来自对”一国两制”、基本法的不了解,也源自对内地、中央和共产党的成见。一段时间以来,香港部分人对于内地与香港之间的互动很”过敏”,有下意识的防御心态。比如中央6月份发布《”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被一些人解读为”加强控制,削弱两制”,而实际上白皮书严格遵守基本法,只是加以解释,并未逾越”一国两制”。比如香港特区政府前两年推行国民教育,竟招来抗议而不了了之,而事实却是世界各国都有爱国教育。正是持这种偏见的人,才会轻易被”假普选”、”国际标准”等粗糙口号所蒙蔽。

香港社会必须深刻体认,内地只会真心为香港好。香港是中国的香港,香港变糟,对国家没好处。香港2017年特首普选能顺利实施,能结出一个好的果实,对政治改革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央绝不会给香港”毒药”,而只会全力帮扶支持。

香港社会还需认识到,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已经不是过去的中国。部分香港人还在用旧眼光看内地,认为内地给的东西就有问题,内地人就是素质低等等,这些人需要抛弃成见。正如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张定淮日前在香港一个论坛上指出,30多年过去,内地和香港巨大的差异已从全面、对抗性的差异转变成局部、非对抗性的差异,港人是时候放下对内地在政治上的”道德愧疚”和制度上的傲慢了。这些成见,可谓香港社会的深层心魔,心魔不除,前路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