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着大圆桌,捧着杯碗筷,家人之间觥筹交错,中国红里倾诉祝福。这样透着浓烈新年气氛的“团圆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洋粉丝”。在许多国家的新年“黄金周”,中式团圆饭正在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
引领潮流:华人餐厅订单火爆
作为传统宗教节日,圣诞节在西方人心中举足轻重。有学者研究了谷歌搜索引擎统计自2004年起每年圣诞节的关键字搜索数据,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作为领先的关键词之一,“Chinese Food(中餐)”一词的搜索量不但逐年递增,而且每到圣诞节期间就会迎来一次爆发性增长,比平日均值翻一倍。
美国最大的送餐网站Grubhub提供的最新数据表明,该网站订中餐的人数每当圣诞来临之际就会激增。拿2014年做比,订中餐的人数在平安夜比往常增加了51%,在圣诞节当天更是增加了152%,这令遍布在全美境内已超5万家的中餐馆也略显应接不暇。
据报道,加拿大多伦多华人餐馆2014年的节日订餐活动也是异常火爆,老板们不仅要接听络绎不绝的外卖预定电话,更要向很多聚会订桌的顾客解释早在圣诞节前夕桌次便已订满。位于士嘉堡美兰中心的一家中餐馆老板提到,许多客人在圣诞前两三天就已来提前预约,而包房订位已经排到新年以后。
在柏林,随着越来越多德国人开始认同中式饮食文化,吃中餐开始成为他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圣诞节期间,柏林地区400多家中餐馆生意都非常火爆,取代平安夜传统饮食烤鹅,北京烤鸭成为了新年期间备受追捧的菜品。“今年平安夜,每桌客人都点了北京烤鸭,我们的北京烤鸭都卖爆了”,亚历山大广场附近一家中餐馆的陈老板说道。
僧多粥少,一座难求。中餐馆逐渐成为了圣诞聚餐首选之地,世界各地的华人厨师俨然为自己招徕了一批批忠实的“洋粉丝”。
海外受宠:中餐掀起节日风暴
美国《时代》周刊近日刊载了一篇文章,作者罗列了“人们在圣诞期间都在买的几样东西”,其中位列前三名的分别是电影票、中餐和香槟。该文章依据统计数据评论称,在圣诞期间,中餐在美国被热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从前过洋节,西方人桌上只摆着火鸡、烤鹅、布丁等传统饮食。如今同样的节日,西方人桌上却满是春卷、炒饭、酸辣汤等中式菜品。中餐缘何受宠?
家住悉尼西北区的尼克·摩根给出这样的回答:中餐最大优点在于选择余地大,有很多可供挑选的菜式,大大超过西餐的选择余地,而且中餐口味丰富,一菜一味、变化多端,色香味俱全。
摩根很喜欢中餐的进餐方式。他说,一道菜上来可以大家分着吃,很热闹。相比于西餐各自分食的习惯,中式进餐除了更加促进交流,还能更好地兼顾饮食均衡。
圣诞期间,西方大多数商店、餐馆和超市都会关闭,寒冷凄清的街道上,只有依然点亮着灯火的华人餐厅莫名传递着家的温暖。漂泊在异乡,勤劳踏实的华商在圣诞颂歌中加班加点,为每一个前来享受节日气氛的家庭呈上温馨圆满的“团圆饭”。
中餐馆成美国人节日聚餐首选。(中新社资料图片)
这份诚意传递到食客心中,也使得中餐成为了社交网络上的热门话题。很多人都在网上诉说自己或家人在圣诞期间吃中餐的经历,不少人还会推荐自己常去的中餐馆和自己喜欢的菜肴,并为辛勤付出的华人们点赞。
中餐带来的满足与感动,被食客们口口相传、心心相传。
舌尖之上:世界感知中国味道
据报道,全球华商有半数以上曾经或正在从事餐饮业,中餐业成为很多华人初到异乡和创业生存的首选行业。事实上,中餐在国外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是伴随着华人的摸爬滚打,经历过许多起起伏伏的。
在华人备受歧视挤压的年代,只有“同病相怜”的犹太人才会光顾中餐馆。这份情谊一直延续至今,《华盛顿邮报》援引美籍犹太作家普劳特的话说,“犹太人在圣诞时涌入中餐馆,不光是因为只有中餐馆还在营业,更因为犹太人现在把吃中餐看作一件‘隆重的事’。”
曾经被视作“健康杀手”、“难闻食品”,如今则成为节日筵席上不可或缺的“香饽饽”。中餐崛起的背后,是华商谦逊勤恳的可贵品质、是中国日渐强大的软实力支持、是世界愈发兼容并蓄的文化融合。
中餐为媒,“洋粉丝”体味中式团圆;华商为引,世界味蕾品鉴中国味道。虽然中餐馆因其家庭式个体经营局限,在系统化、专业化、链条化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但是相信随着华人地位的持续提高、华商力量的不断凝聚,“华人烹制”必定会成为一块金字招牌,折服更多海外食客的心。(孙少峰 王瑜)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