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还能留住多少东亚情人

中国仍在崛起,势头并未减弱。在西方世界,对中国经济和政治前景的看跌情绪——特别是这种崛起不可持续的想法——始终在诱惑我们,因此要不断强调这一点。否则我们将发现,自己正偏离这一时代最根本的地缘政治趋势。正如我们所知,中国已处在改变世界的宏大进程中。

这并非要忽视或洗去中国面临的诸多问题。去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政府的双重斗争:改革经济;同时保持7.5%的增长目标。后者有可能无法实现,增速也有可能进一步放缓至5%-6%的区间内,但这完全是可以接受的(观察者网注:2014年中国GDP增长率为7.4%),特别是因为中国经济显然已经发生重大的结构转型,而且可能比人们先前所认为的更加深入。我们不应预期会发生硬着陆,或认为转型势必带来更低得多的增长速度,或期待某种内部崩溃。这仍是极不可能发生的情景。

2014年,我们见证了中国经济崛起之路上关键的里程碑事件:根据”世界银行国际比较项目”,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如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在2014年下半年超越美国。据预测,中国的GDP将迅速领先美国,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估计,中国经济规模到2019年将比美国大20%。

虽有争议,但可以认为,中国力量增长与美国衰落最引人注目的例证就在东亚。美国的”重返亚洲”战略,或现在所称的”再平衡”,进展并不大。其核心信条是军事——加强并扩展与地区盟友的军事关系,如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还有合作程度弱得多的菲律宾。然而,日本仍面临颇为严重的经济问题;首相安倍晋三不断增长的民族主义及其否认历史的言行,已经导致日韩关系的严重恶化,同时令美国陷于尴尬境地。

但与核心问题相比,这些相对来说都只是边边角角。美国在东亚衰落的原因从来都不是军事,而是经济。类似地,中国崛起的原因也是经济,并非军事。如果美国要扭转在东亚地区的衰落,它必须找到加强自身经济地位的办法。它对于军事实力的专注,真是力气用错了地方,也表明它从根子上误读了中国崛起的原因。或者换一种说法,华盛顿正表现得好像世界还是老样子一般,并没有将中国视作新形式的经济挑战。

在此背景下,2014年最重要的事件是中国推动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尽管美国强力游说,劝阻各国签约,它还是吸纳了来自东亚、中亚和南亚的21个成员国。只有5个国家拒绝签字,即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印尼随后决定加入,仅留下4个很容易预计到的拒绝者。亚投行将资助整个亚洲庞大的基础设施发展计划,该计划将促进中国主导的、正逐步发展的经济一体化进程。要了解其巨大的潜在意义,我们应该想到二战后美国的马歇尔援助计划在欧洲所发挥的作用。(观察者网注:中方已正式否定这是”中国版马歇尔计划”,《人民日报》也在日前刊文指出,世界不再需要马歇尔计划,需要”一带一路”。)

美国”重返亚洲”的目的是为了阻止中国日益增强的地区影响力,并加强美国的势力。但亚投行广泛的代表性,以及它的勃勃雄心,都标志着”重返亚洲”的失败。中国在东亚以及更大范围内的影响力一直在快速增长。同时,美国试图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重设亚太贸易格局,将中国边缘化,但是与其他参加国的艰苦谈判却陷入僵局。同样严峻的是,国会也不大可能为批准TPP开通”快车道”。

最后要谈谈中国的国内形势。除了政府在经济领域推动重大结构调整的努力,另两个最重要的主题是反腐败和实现”中国梦”。从这两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目前的状态,以及它的领导人对未来的看法。

反腐败的力度几乎令所有观察员都感到吃惊。这是从1978年改革开始以来,在此问题上最具雄心的努力。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党和政府内的腐败问题比过去认为的更为严重和普遍,严重破坏了中国政府在人们心目中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第二,它凸显了习近平增强党和政府的声望与权威的决心。反腐败斗争深受群众欢迎,极大地提振了习近平的地位。

“中国梦”最早是由习近平在2012年底的讲话中提出的。从那时起,它在全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中国的总体态度、优先事项和观点在不断变化,而”中国梦”的提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洞察上述性质的窗口。回溯到邓小平和后邓小平时代,”中国梦”的理念是难以想象的,当时国家压倒性的优先事项是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那是艰难的时刻。但是,中国眼下的状况已迥然不同。它可以承载梦想,想象一个完全不同的未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在世界上的作用。

它凸显了中国正在重塑的蓬勃信心,也提醒我们,中国自19世纪急剧衰落后,已攀登至其现代历史上一个崭新的时刻。中国正在改造自身,并将改造世界。它已经开始非常认真地考虑这些问题。(凤凰网)

马丁·雅克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亚洲研究中心高级客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