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史随笔中,雷颐无疑是更能受到读者欢迎的学者。这不仅是在于文笔通俗,不管是语言,还是选取的事件,都能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更是由于雷颐对现实的关注,通过镜鉴历史的长河,照见现实的种种,在他的《历史:何以至此》历史随笔集中,雷颐从一个个细小的历史事件中、在断简残章里,寻找指点社会的智慧,阐述出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
在《历史:何以至此》一书中,雷颐选取了晚清、民国、文革的三个历史断面的一些人和一些事。但这三个历史断面却又似曾相识。从晚清改革末路的无知与无奈,民国的抗争与希望,文革的荒诞与可笑,一个个小小的历史片断,折射着知识分子对现实的思索。在第一篇目中,雷颐列举了晚清各方势力对轮船招商局的争夺,其实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国进民退”。一个曾经生机勃勃的晚清”官督商办”的船运公司,却严重的内耗导致轮船招商局元气大耗,本来最有希望成为世界级企业的中国公司却损失在”官有”和”民营”产权不明的争夺上,而同一时期发展的日本三菱重工却在今天成为世界企业巨擎,读来令人扼腕。这也说明晚清洋务运动的种种弊端。与近年来媒体争论的”国进民退”现象,有恍如隔世之感。
另外,该书中选取的民国、文革往事也令人思索。例如,今天很难想到,西方古典音乐曾经在文革中被严禁,围绕着贝多芬音乐能否上演,也与最高层的政治斗争紧密相连。粉碎”四人帮”后,能否公开演奏贝多芬的音乐,最后由政治局开会才”拍板”。改革开放以后,对平民百姓文化生活影响最大的”现象”之一是中断了近30年的”流行音乐”突然再次流行,但引起的争论也最激烈,争论时间也长达十几年之久。在那个年代,看什么节目、听什么音乐,是那么的可笑,又是那么的真实。反映出文革解冻后复杂的政治、文化与社会生态。
雷颐在书中也并没有将视角定在我国。他在该书第三部分的《列宁为何讨厌瑞士》一文,却讲述了列宁在瑞士的遭遇,也阐述了”一个社会如何公平、运行良好,必然是稳定”的结论。雷颐讲述了列宁作为一个伟大的革命者,却无法使一个工人”革命”起来,哪怕是一对一的教育。瑞士,当时就是任何一个穷人生病都能住进疗养院的社会,确实是难以爆发革命,即使是列宁也毫无办法。后来列宁自己也承认:”十月革命不是少数人密谋的结果,不是布尔什维克人为制造出来的,而是俄国革命形势发展的必然产物。”但如果社会运行良好,那必然的就是稳定。稳定也不是”少数人密谋的结果,不是布尔什维克人为制造出来的”而是一种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然产物。从小故事看大道理,令人折服。
该书取名《历史:何以至此》其实隐含了”历史,本不该如此”的反思和追问。原来,旧文化的基因、旧制度的基因,其生命力是那样的顽固。这实在是值得后代史家深入研究、理性分析的大课题。(陈岚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