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缺少有公信力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

(华联社3月12日讯)据新华网报道,”人的生命最为宝贵,要采取更坚决的措施,全方位强化安全生产,全过程保障食品药品安全。”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这样强调食品安全问题。据统计,仅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食品安全就被提到了5次,篇幅也有200多字。而在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食品安全时,只有短短16个字。

家住河南某县城的梁明英(化名)从新闻中看到这段话时,一下子觉得,自己孩子吃上安全的国产奶粉有了希望。

梁明英的孩子刚刚满1周岁。最近,她正托北京的亲戚四处寻找国外某个牌子的奶粉,但她的亲戚跑了4家大型超市仍然一无所获。”我家附近这个牌子的奶粉已经断货了,孩子又急等着吃,真让人心急。”

为什么不考虑国产奶粉?梁明英说,她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对国产奶粉质量问题的传言,她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她告诉记者,现在县城里的家长,大多都是买国外奶粉,一桶就得300多元。大家也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国产奶粉出过事,大家对相关知识了解又不多,怕买来不放心。

梁明英的担心,代表了当前一部分公众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态度。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青年报通过益派咨询对1917人进行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36.7%的受访者认为食品安全问题”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37.5%的受访者对食品安全问题表示关注,他们认为食品安全领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25.0%的受访者对此感到无奈,认为”人总要吃东西,再怎么焦虑都没有用”。

对食品安全问题,公众各有各的应对措施:66.9%的受访者选择”尽量购买有机、绿色或无公害食品”,61.3%的受访者选择”买知名品牌或价格更高的食品”,59.9%的受访者”抵制曾经发生过食品安全事故的企业”,27.8%的受访者选择”自己种菜和制作食品”。11.4%的受访者未采取任何措施。

进一步分析发现,公众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焦虑,与他们获取食品安全信息的渠道密不可分——78.0%的受访者是通过媒体报道获取食品安全信息的;57.7%的受访者的相关信息来自亲友间交流。而不到一半的受访者通过”自己查资料”(47.3%)、”专业机构”(38.2%)、”学校的常识教育”(27.4%)等方式获得相关性信息。

在新闻报道和人际传播中,往往是那些”耸人听闻”的事件有更大的影响力,一些流传很广的信息,后来被证明是谣言。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公众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焦虑。

2012年,当看到”市面上一些牛肉可能是由致癌的牛肉膏制作而成”的新闻时,还是复旦大学历史学专业在读研究生的吴恒意识到,自己吃了近半年的10元牛肉盖浇饭,极有可能用的就是问题牛肉。

为了弄个究竟,吴恒决定创办一个专门收集、整理、检索食品安全信息的专业网站——掷出窗外。现在,每天有4000~5000人在这个网站上,浏览检索食品安全问题信息。

在吴恒看来,获取信息的途径有限,是造成当下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感到焦虑的主要原因。”由于以前一些食品安全事故中存在信息不透明的问题,公众现在对政府信息平台失去了信任。而在政府之外,目前只有果壳网、科学松鼠会等少数平台,在做传播科学的食品安全信息的事情。我国缺少一个具有公信力的、专业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

“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我们的政府正在从’监管’走向’治理’。”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胡颖廉长期关注食品安全领域的问题,他对食品安全的未来充满期待。他表示,目前,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管理模式正在改变。比如,此前被多次诟病的多部门重叠监管的问题已经开始得到改善。

据媒体报道,2014年7月,天津市的质监部门与工商、药监合并,成立了我国首个省级的市场监管局。而浙江省也已有27个区县试点成立市场监管局。

当然,在食品安全上不是只有成绩没有短板。胡颖廉同时指出,目前,在许多食品安全事件中,由于政府没有在第一时间进行公布或沟通,导致公众认为问题严重,从而产生恐慌。”未来,政府应该在食品安全的风险交流和信息公开化方面作出更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