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注册制落地

(华联社4月6日讯)据新华网报道,央行节前宣布信贷资产证券化实行注册制,因为其具有优化银行信贷结构、缓解银行资产质量压力等优点,被市场视为银行重要利好。

市场预期,注册制将加速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2015年的发行量或将达到8000亿元,为去年的2.8倍。

支持跨市场发行

4月3日央行宣布信贷资产证券化实行注册制,规定了参与者如何获得注册资格,另外在交易场所选择、做市安排、发行时间节奏和信用评级等方面放松监管,给予市场参与主体更多自主选择权。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银行作为发起机构,将信贷资产信托给受托机构,以资产支持证券的形式向投资机构发行受益证券,以该资产产生的现金支付证券收益的结构性融资活动。

按照监管机构的不同,我国的资产证券化(ABS)分为信贷资产证券化、企业资产证券化以及资产支持票据三类。其中,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监管部门是央行和银监会。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与去年11月银监会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实行的备案制相比,央行的注册制是对同一业务不同层面的监管,银监会是审核开展业务的机构主体的资格,是”准出”,央行则是审核业务本身的资格,是”准入”。但总体而言,均体现了放松管制的思路。

央行新政中超预期的是,”按照投资者适当性原则,可由市场和发行人双向选择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交易场所。”简单而言即支持跨市场发行。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均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仅有去年6月的平安银行小额消费贷款支持证券在上交所发行。专家表示,跨市场的发行政策将拓宽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投资者范围,并进一步提高其流动性。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银行有哪些好处?招商证券银行业分析师肖立强表示:首先是优化银行信贷结构,将流动性差的贷款转化为流动性好的标准资产,同时对信用风险重新划分,实现发起机构的风险缓释;其次是缓解银行资产质量压力,促进经营方式转变,即通过信贷出表转移风险,减轻银行不良贷款压力,也有利于促进银行经营模式从资产持有向资产交易转变;最后是增加中间业务收入,银行除了作为发起人之外,一般还充当贷款管理机构和资金保管机构,收取保管费和管理费。

肖立强表示,从地方债务置换规模扩大,到银行资产证券化注册制出台,可以看出2015年以来银行资产调整和化解风险的政策陆续出台,银行业爆发系统性信用风险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华泰证券银行业分析师罗毅则表示,信贷资产证券化注册制落地,代表着银行利好”放入口袋”,加上前期债务置换对于资产质量缓解,银行风险溢价下降,维持银行业”慢牛”判断。

今年有望发行8000亿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已走过了10个年头,但并非一帆风顺。

2005年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开始试点。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后业务停摆。2013年银监会主管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行额仅158亿元,进展缓慢。2014年开始提速,当年有66单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规模超过2800亿元。

统计显示,2015年一季度已有17家银监会主管的金融机构发行了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包括2家政策性银行、1家国有银行、5家股份制银行、2家城商行、2家农商行、3家外资银行、1家汽车金融公司以及1家金融租赁公司。资产类型方面,即有传统的企业贷款,也包含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以招行为例)、汽车抵押贷款(以福特汽车金融公司为例),以及租赁租金等。另外,一季度的16家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银行中有5家上市银行,包括工行、华夏、平安、招行以及浦发。

政策松绑将加速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市场对于2015年发行量也做出更乐观的预测。华泰证券指出,2014年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额度超2800亿,虽然获得突破进展,不过较银行业80多万亿的信贷资产规模,信贷资产证券化还在起跑线上。

华泰证券近期的调研结果显示,银行对资产证券化业务开展有充分动力,此前预期的2015年全年5000亿元的发行规模可能稍显不足。招商证券分析师则更加乐观地预计,2015年信贷资产证券化规模可达8000亿元,约占全年新增信贷额度的8%,发行规模约是2014年的2.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