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网络谣言何时休

据《北京日报》报道,”肯德基食材使用6个翅膀8条腿的’怪鸡'”、”娃哈哈AD钙奶中含有肉毒杆菌”、”农夫山泉停产,这水我再也不想喝了”……打开微信朋友圈,如此耸人听闻的标题总是让人好奇地点击进去一探究竟,这样的文章也往往吸引很多人阅读和转发。虽然最后被证实纯属谣言,但这些谣言往往过段时间后又再次”粉墨登场”,广为传播。

面对肆虐的谣言,一些涉事企业终于坐不住了,娃哈哈、肯德基近日先后诉诸法律途径,向谣言发起反击。食品成了网络谣言的”重灾区”,食品谣言也到了必须要打击的地步。食品专家表示,想要”食”话实说,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强化监管尤为紧迫。

食品谣言”招摇”过市

日前在京举行的”净化网络环境、打击食品谣言”研讨会上,食品企业正陈述食品谣言之害时,双汇集团的新闻发言人突然激动地举起手机:”你们正在说谣言,我就刚收到了一条谣言。”

原来,上海某本地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则标题为《大家买肉注意,上海市场已经出现了,尽量减少吃猪肉!》的文章,内容称浙江、广东、四川等省猪肉大面积出现钩虫,病源来自于广西,这种钩虫”水煮不烂,油炸不透,高温杀不死”,而且在上海市场已经出现了。其实,这则谣言早在去年就在微博上热传,有关方面已经辟过谣,今年造谣的”阵地”又转移到了微信朋友圈上。实际上,钩虫是肠道寄生虫,不会出现在猪肉里,任何有机体也不可能”煮不烂炸不透杀不死”。

记者昨日在微信中以”大家买肉注意”为关键词检索,发现类似标题的文章多达百余篇,虽然多数文章因举报而被删除,但也有一些将”上海市场”改成”哈尔滨市场”、”江苏市场”的文章收获了很高的点击量。如此看来,这条食品造谣信息依然在”招摇”过市。

这类谣言对企业产生了严重负面影响。娃哈哈总裁宗庆后在今年两会上就表示,去年娃哈哈的业绩下滑主要是受到假冒伪劣和网络谣言的冲击,损失预计达到50亿元,而罪魁祸首——”乳饮料含肉毒杆菌”的谣言,在辟谣过后又再次冒出了头。

互联网人士透露,一些公众号将谣言进行本地化加工,从而赚取市民关注度,提升广告收益。自媒体的广告费动辄过万元,但造谣成本极低,被举报后删除文章即可;也有一些别有用心的竞争对手通过”抹黑”方式故意散布谣言并可有偿删帖。食品谣言的网络传播,已然成为利润可观的黑色产业链。

一位食品企业负责人认为,公众随时处于”食品安全焦虑”之中,人们一般都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不法分子诱导消费者对食品企业产生不信任感,轻则用于打击竞争对手品牌,影响其正常经营和市场销售,重则造成对整个食品行业的负面影响,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

企业”躺枪”维权不易

食品谣言,对于被”躺枪”的企业来说实属重创,虽然可以辟谣,但谣言无处不在、流传广泛,企业最终遭受的损失还是难以挽回。

打击网络谣言并非无法可依,《刑法》第221条对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信誉的行为做出了规定。近年来,相关法律法规也都对互联网违法行为做了解释。新的《食品安全法》规定,肆意散布谣言者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以拘留15天的处罚。但在实际司法实践过程中,企业维权案件却往往遭遇”立案难”、”举证难”、”调查流程过长”、”谣言制造者主体难以认定”等实际操作问题的困扰。

近日,受众多流言缠身的肯德基打响反击战,一纸诉状将10个涉嫌造谣的微信账号告上法庭,迈出了维权第一步。肯德基中国业务总裁屈翠容对媒体说:”企业在网络上维护名誉权是一件非常难的事,尤其举证艰难。”她说,由于涉及的微信账号数量众多,搜集运营方信息难度大,保全证据的工作量也非常大。

网络谣言扩散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也决定了企业难以追溯到谣言传播的源头,无法对幕后的造谣者进行有效打击,往往在原有谣言案件尚未侦破的情况下,新一波的谣言又肆虐开来。

专家说法

公众食品安全知识匮乏

“娃哈哈和肯德基最近对网络谣言’开战’,对于食品谣言的整治是一个好的开始,起到了示范作用。”北京农学院食品学院院长仝其根对记者说,食品企业在加强自律、提高行业公信力的同时,对谣言进行有理有据的反击,是企业依法维权的表现,应该支持和鼓励。媒体方面更要加强自我约束,对食品安全信息的科学性和来源加强核实,不夸大、不歪曲事实本相。尤其要谨慎对待”有毒””致癌””致死”等信息。如果对谣言不加甄别求证就予以发布,是对受众的不负责任。

在仝其根看来,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的知识仍然匮乏,这需要相关部门和媒体、企业共同来加强科普,让食品谣言因无人相信逐渐失去传播土壤。

“网络绝非法外之地,打击食品谣言,净化网络环境,是一项重要紧迫的任务。”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副局长范小伟在公开场合表示。

虽然”猪肉钩虫爆发”谣言屡禁不止,但记者发现,疾控中心、国家食药监总局等相关部门网站上未见表态。有受访者表示,想要了解某谣言是否属实,一般只能通过媒体报道获得。”铲除食品网络谣言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娃哈哈集团党委副书记李凤媛表示,立法机关应对相关法律法规加以完善,明确界定网络谣言的性质、责任认定、损害赔偿等;行业主管部门对谣言也要第一时间积极回应,披露真相,发布权威信息澄清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