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将出访英国,这是中国国家元首10年来的首次访问英国。在习近平访英之前,中英两国已经开始不约而同的预热。8月18日的《人民日报》第三版用整幅版面报道中英关系,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表示英国会成为中国“在西方最好的伙伴”,英国前首相布莱尔(Tony Blair)宣布中英关系将进入“黄金时代”。
中英关系的走近让美国吃味。美国称英国放松了“对中国人权的批评”,并称中国正在“艰难完成”经济增长7%的目标,不会给英国带来实际利益。美国对中英走近说三道四,可能是因为美国不习惯英国在国际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也是对中国崛起引来国际关系变化的不安。
英国人的“中国梦”
英国历来给予到访的中国元首以极高的礼遇。江泽民访问英国时,英国的皇家乐团曾3次奏响中国国歌,这在英国的历史上极为罕见。习近平此次访英,英国将鸣放103响的欢迎礼炮,英王室成员全程陪伴习近平,英王室三代成员共同出席欢迎习近平和彭丽媛的宴会。白金汉宫一年只接待两次高规格国事访问,习近平出访毫无疑问占据其一。
英国以极高的礼遇接待习近平,是因为英国人也怀有“中国梦”。在年初英国将GDP增速上调至2.7%,但今年英国经济面对着许多新的问题,预期的经济目标难以实现。英国首相卡梅伦迫切希望通过增加与中国的投资和贸易,来促进英国的经济发展。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称,英国将会成为中国“在西方最好的伙伴”,期待发展成中国进入欧洲的门户。
英国人的“中国梦”,体现在英国众大臣不约而同的对所谓人权问题噤声。英国有媒体批评称,“为了金钱,大臣在磋商时将经贸发展问题放在人权问题之前”。英国政界一直有脱离欧盟的声音,但英国多地的基础设施老化,仅靠英国自己的力量难以完成更新。中国的加入为英国提供了其他的选择,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冯仲平说,“中国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将会满足英国政府重要的政治需要”。
中英走近,美国吃醋
中英两国走近,不仅体现在英国对习近平到访的重视,也体现在两国的政策上。英国是西方国家中第一个建立人民币结算中心的国家,对人民币的国际化起重要的促进作用。英国驻华大使吴百纳(Barbara Woodward)称,英国欢迎中国竞标英国的高铁项目和地铁项目,英国对中国“不设限”。中国建立亚投行是改变国际金融秩序的标志性一步,英国是第一个参加亚投行的西方国家,英国加入后,法国、德国、意大利、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国争相加入。
美国对中英两国的走近颇多意见。美国官员讽刺称,英国不顾美国的保留意见加入了由中国领导的亚投行,“显示出对成为中国在欧洲最好伙伴的渴求”。美国媒体称,英国已经成为中国在欧洲的“特殊伙伴”。早在2014年李克强访英时,英国就确定了在核项目和高铁项目上同中国密切合作,而当时美国批评英国“在核心机密上与中国合作可能造成窃密”。人民币和英镑放弃美元直接兑换,更是对美元霸权的直接挑战,美国因此更加不满。
美国的不满,可能是因为美国对英国发出自己声音的无所适从,也是对中国改变国际秩序的应激反应。二战后英国迫于苏联的战略压力,被迫以美国马首是瞻,曾经的日不落帝国罗沦为美国的“小弟”。苏联解体后,英国已经没有自己的战略空间,无论经济还是军事,英国都难以望美国项背。从英国要求脱离欧盟就可以看出,英国渴望发出自己的声音,不甘心做一个“小弟”,中国崛起给了英国这样的机会。
英国想借助中国重拾“大国尊严”
众所周知,英国曾在国际问题上紧随美国脚步,绝不发出与美国不同的声音。但那是鉴于苏联的战略压力,苏联解体后又没有可以抗衡美国的国家,英国被迫一直对美国亦步亦趋。中国不是苏联,中国身上没有侵略基因,和英国又相距遥远,不会侵害英国的利益。中国的崛起改变了世界格局,也给英国提供了再次选择的机会。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要想再次拾起大国的尊严,在国际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与中国联合是最好的选择。
中国崛起后,英国频频发出与美国不同的声音。奥巴马的伊拉克撤军计划一再拖延,前英国首相布莱尔公开批评美国,称奥巴马该为伊拉克的乱局买单。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叙利亚问题上和奥巴马观点相悖,反对美国武装干涉叙利亚。英国智库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罗宾·尼布利特在2015年5月称,“英国已不再主动追随美国,英国要跳出传统的“欧洲-大西洋”外交框架,重视与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自主交往”。
与中国走近,让英国重拾外交自信。美国重返亚太,欧洲多年来作为美国外交中心的地位动摇,英、德、法等国可以游走于中、美之间。中国崛起改变了世界,也给英国第二次选择的机会。特别是中国经济发展远快于美国,随着中美力量对比的改变,未来谁能独占鳌头出现变数。英国提前投资中国外交,争取成为中国进入欧洲的门户,是未雨绸缪的先见之策。
中英虽走近,但两国间也有一些隔阂。美国曾是英国的殖民地,也是全球最大的英语国家,英美两国某种意义上有着血缘关系。英国虽与中国走近,但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不会放弃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地位。英国也对中国的政治体制存在疑虑,中英之间难以形成类似西方那样的盟友关系。未来中英走近是长期趋势,但英国更多的是在中美之间走平衡路线,不太可能在中美之间做二取一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