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说当然697期:和田玉的前世今生(之一)

2015年5月底,应新疆福聚祥商贸有限公司的邀请,前往新疆昌吉州对和田玉作了考察,受到了福聚祥商贸董事长赵晓萍女士热情接待,自新疆回来后,一直想写写和田玉,却也抽不出时间,直到这次回到洛杉矶,才忙中抽闲去提笔完成当时的承诺。

和田玉古名昆仑玉,产自中国新疆和田,是有名的软玉石品种。《史记·大宛列传》:“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和田玉在我国至少也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我国玉文化的部分主体内容,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和艺术瑰宝,古籍中不断提到“玉德”,虽然说法多样,但是大概内涵不变。尤其是东汉的“五德”做了很好的诠释:

一德是“仁”。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即材质温腻、柔润有光泽。佩戴玉石,就像有个具有仁爱之心,生性温和的君子时刻陪在你的左右,感染着你,让你的性情最终得以蜕变。二德之是“义”。理之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从外表看就能看到玉的里面,是否有杂质,这是玉的忠义,也是君子必备的一种品德之一。三德是“志”。其声舒畅,专以远闻,志者方也 。敲击玉石,会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并且能传到很远的地方,说明玉是有智慧的,并且善于传达给周围的人。这是君子志在四方的表现。四德是“勇”。不挠而折,勇之方也。不屈不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的这一特点,代表着君子超人的勇气!五德是“洁”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当玉断裂的时候边缘会有很锋利的断口,但是我们用手来触摸的时候并不会伤害到我们,这点与其他任何物质都不同,表明了君子洁身自好的特点。

 

2015年5月底于新疆昌吉州

和田玉是中华之瑰宝,其文化内涵是不言而喻的玉,的“五德”奠定了一个君子的美德,更因为玉有天地之灵气,是人转换运势的第一宝物,且有挡灾辟邪的神效。

但未被加工的玉料的外表与普通的矿头、鹅卵石没有什么差别。一块玉料放在不识玉的人面前,怎么也不会把它与一件精美的玉器联系起来。正因为如此,在历史上出现了“传国玉玺”动人的故事,楚人卞和献玉璞,就是因为没有识宝之士的鉴定,蒙受了欺君之罪,被剁去了双手双脚:

 

福聚祥商贸董事长赵晓萍女士向我介绍其公司产品

公元前722年,史称的春秋时期……

这年的秋天,风和日丽,楚国人卞和同往日一样,到荆山(今天的湖北漳县)砍柴,挥汗之间,只见祥云炫耀,一只美丽的凤凰,昂着脖子,拖着金碧闪闪的翎子,矜持又傲慢地栖在一块青石上。华夏自古有“凤凰不落无宝地”的传说,卞和认定这块凤凰栖立过的青石,必定是绝世珍宝,就将它搬到山下,献给楚厉王。谁知经过宫廷玉工辨识,被认为是一块极为普通的山石。

厉王大怒,为惩罚卞和欺君之罪,当即砍掉了卞和的左足。楚武王即位,卞和抱着青石又去献宝,仍被有识之士判为普通的石头,结果又被武王砍去了右足。

若干年后,武王的儿子文王即位,失去双足的卞和坚信青石是传世瑰宝,依然想去献宝,无奈他失去了双足无法行走,无法将他亲眼看见凤凰停留过的宝贝上呈君主,便抱着“石头”痛哭不停。

过了三天三夜,卞和泣声不止,消息传到宫廷,文王听说这件事,立即派出大臣和玉工迎接卞和,又命玉工开青色石头,果然从中得到了一块光滑滋润,完整无瑕,晶莹洁白的美玉。文王将玉精工雕凿成一块玉璧,世人就用卞和的名字命名它为“和氏玉璧”。

老话说:玉不雕不成器,雕不精亦不贵。和田玉是在精雕细作中呈现出新的生命,她不怕身体的支离破碎和面目全非,安静的在接受生命的更新,焕发出更为强大的能量。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我将从和田玉的前世今生中讲述她的传奇和能量。

 

李建军写于

人体工程学(北美)策略研究院

2016年1月1日美国洛杉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