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在她逐渐步入科学殿堂,成为理性骄子的今天,我们绝对不会忘记她曾经是从荒山野地里夹著泥土,带著草木蹒跚而来的“凡夫俗子”。中国的医学皎皎如明月,浩浩如江河,在她千百万年的演进发展中,始终根植于本民族的社会历史土壤里,不但支撑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构,而且渗透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民俗、民习和民风之中,一直演绎,影响至今。
一部中国古代的医学史,也是一部中国古代社会的风俗史。
“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传说中神农氏尝百草发现药材,又教人治病,因此出现了治病教人的医术。我国《黄帝内经》里就已提到“理色脉”,即以日、月相移之道,四时变化之理,来观察人身的肌体,并协调人体的腠理,使之应日、月,通四时,进而达到“远死而近生”的目的,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也早已运用到传说之中了。
今天我们总以为远古人类无法解释天空和大自然的一切现象,也无法解释自己的生老病死。其实这是对当时社会文化的曲解,人体工程学认为,远古人类对于外界自然以及人的生老病死,一直是以人与天、地的视为整个系统,用整个系统来对应一切的,于是就有了与天地沟通的媒介通道,试图通过与天地神灵的沟通,解决自身眼前的问题。于是,巫医的出现和巫娼一样,把一切行业、行为乃至于人的生理、命理等等祀神行为融合在一起,这几乎构成了古中国所有的行业特徵和整体解决方案。特别是中华民族产生了完整系统的“神病对位”说法、即某种神鬼专司某种疾病,并在治疗的巫术中有针对性地施行法术。
巫术和医学的剥离是个漫长的歷史过程。早在夏商周时期,中国就已出现药酒及汤液。到周代已经开始使用望、闻、问、切等诊病方法和药物、针灸、手术等治疗方法。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黄帝内经》成书于秦汉时期,开始了与巫术的正式分道扬镳,并且系统总结了在此之前的治疗经验和医学理论,其内容核心也由人体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到疾病预防的层面,从系统的完整性看,已经构成了中国医学的完整结构,同时也奠定了我国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之后成书的《难经》更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充实了《黄帝内经》。
秦汉之后,随着交通日渐发达,各种奇珍异草的药材开始源源不断的涌入中原,不仅丰富了中医药材使用边际,同时为中医的药物学奠定了理论和学术的宝库,现存最早的中医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即是当时流传至今的最详实的学术宝典。
东汉时期,著名医家张仲景著成了《伤寒杂病论》,用今天的专业归类来划分,就是中医临床医学的鼻祖。据《三国志》记载,名医华佗用全身麻醉剂“麻沸散”进行各种外科手术。晋代名医王叔和所著的《脉经》让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的脉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隋唐时期,由唐代中央政府出面组织了苏敬等二十余人集体编修本草,名为《唐·新修本草》。从此在中华历史上出现了首部由政府颁行的药典,也是全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它比欧洲纽伦堡政府公元1542年颁行的《纽伦堡药典》早883年。
唐代医家孙思邈著有《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对临床各科、针灸、食疗、预防、养生等均有论述。宋代政府为医学教育专门设立了国家医疗教育机构——“太医局”,成为为培养中医人材的最高机构。当今医学古籍《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外台秘要》等,都是由宋代政府下设专业部委多此次校订、刊行后,下发流传的。
明清以来,首推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他历时27年,参考文献800余种,写成了《本草纲目》,收载药物1,892种,附方10,000多个,成为中国本草史上最伟大的集成之作。对中国和世界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远古的传统医术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完全以巫术驱魔祛病,一是在巫术中以各种民间医术和草药治病疗伤,一是基本不施行巫术的医生。同时,鬼神、图腾崇拜、原始禁忌等思想观念也成为他们消病去疾、保命延寿的本能性生活行为。自从中医从传统医术分流出来后,就渐渐形成了一整套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虽然还是带有传统医术的基因,如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但在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法、预防、养生方面呈现独特的面貌,在临床的诊断方法采用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种方法,在临床的治疗方法上又兼容了灸疗法、刮痧疗法、推拿、拔罐疗法等。
中医是中国文化下的一本正经,在中医普遍受到质疑的今天,人体工程学以史为据,简说中医的前世今生,自觉酣畅痛快,不知你是否由此同感?
李建军写于深圳
2016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