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5期:这种心态您可以有

春秋末年,齐国的国君荒淫无道,横征暴敛,逼取无度。齐国的贵族田成子看在眼里,制作了两种大小不同的斗,他打开自己的仓储来接济饥民的时候,用大斗将谷米出借,用小斗回收饥民还来的谷米。一时间,田成子用大斗出、小斗进传为美谈,齐国百姓见状,纷纷投靠田成子,不久齐国就被田氏家族所得。

从这个典故中我们可以看到,田成子是一个懂得得失的人,他没有去计较谷米的一时得失,而是以大局为重,最终得到了齐国的天下。实际上,生活中在宇宙之中的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处在得失之中,人生就是在不停的得与失之中起起伏伏。得之乃幸 失之乃命。懂得得失的人,就能成就大业,而不懂得失的人,则常因小失大,别说无法成就一番大业,甚至会赔上身家性命。

 “得”这个字是现代汉语中的被使用频繁的一个字。在古代汉语中“得”字读作“dé”,与“德”字同音,所以与“德”可以通用的。“德”字的本义是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这也是“得”的前提,只有顺应自然,才能得到的更多。

再来看“得”字的结构。甲骨文中“得”字是由手和贝组成。因此“得”字的本义便是捡到贝壳,喜获财富。晚期的甲骨文加上“彳”,表示行进。《说文》中是这样解释“得”的,“得,行有所得也。”可见要想有所得,必须有所行动。我们知道,走势是人体工程学理论的重要内容,而在汉字的偏旁之中,表示行走的偏旁有两个,一个是“走之”旁,另一个是“双人”旁。那么这两个表示行走的偏旁所蕴含的信息有什么不同呢?“双人旁”写作“彳”,“彳”在作为偏旁的同时,又是一个汉字,“彳”字包含的信息是慢步行走。从“彳”的字多与行走、行为和道路有关。“彳”字经常和“亍”字合起来用,又写作“踟蹰”,两个字合二为一便是“行”字。而从“走之”旁的汉字,则没有快行和慢行的区别。伴随着汉字的发展,渐渐的忽略了这种细小的区别,“行”和“走”也合二为一,成为“行走”了。从“得”字的构成上看,“得”字可以分解为“双人”、“日”、“一”、“寸”四部分。“双人”除表示行走之外,亦可理解为两个人,而“日”可表示为“时间”,“一寸”则为长度单位。因此“得”字的右半部分即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两个人在一起一定要懂得珍惜宝贵的时间。为什么要珍惜?原因很简单:只有懂得珍惜,才不会患得患失。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欲将夺之,固必予之。”在儒家经典《论语》中也有“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可见从古至今,得与失一直是人生的重大命题。那么什么是得,什么又是失呢?我认为在人生的道路上,得是加法,失则是减法。当我们得到一件心仪的事物,或者在事业、爱情方面有所成就之时,我们的内心感到喜悦,这时候就是能量的叠加,就是得。反之则是能量的减少,也就是失。“得”是一个阳性的字,产生的是正能量,而“失”是阴性的字,产生的是负能量。得与失是一对矛盾体,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同时,两者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老子曾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在很多情况下,人生是要面临取舍。取舍即意味着得失。如何取舍,一方面取决于人的智慧,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天意。

俗话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对于个人的得失看得太重,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害怕失去,总是患得患失。佛家有句话:“舍得,舍得 ,有舍才有得。”真正豁达的人懂得超脱,真情的人懂得牺牲,幸福的人懂得放弃,智慧的人懂得得失。禅的最高境界缘于放下,放下同于得与失的智慧,失即是得,是一种痛苦,也是幸福。因为只有失去,空下的双手,才能拾起新来的幸福。放不下自己是没有智慧,放不下别人是没有慈悲,每一个人都要懂得放自己一马,也要放别人一马,不要把生命浪费在钻牛角尖上。生命的路很长、很宽敞,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古人说:“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这是古人在人的有限的生命面对无限的大千世界时所生发出的大智慧。能否舍弃人生路上必须舍弃的东西,这应该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熟、是否具有智慧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也是我们必须要具备的一种心态。

 

李建军写于

央视微电影中文频道

2016年9月24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