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期: 有礼了,就没有运势、财富和健康的担忧

18世纪末,英国派出以马嘎尔尼为首的庞大使团前来中国,意欲取得在华的商业利益和外交权利。船队带着价值1万3千磅的贵重礼品,在海上艰难航行了10个月后,终于抵达天津大沽口岸。不料想,为了面见乾隆皇帝的礼仪问题,双方竟然僵持了一个多月才达成妥协。

当时的统治者乾隆皇帝认为中国之外的所有国家都是“蛮夷之邦”,应行臣下之礼、即三叩九拜。但以“海上霸主”自居的英使傲慢骄矜,极为蔑视清政府,对行臣礼的圣旨嗤之以鼻。结果是,马嘎尔尼以觐见英皇的单膝下跪的折中方式见面。这是东西方的两个礼仪大国,第一次遭遇交际礼仪的尴尬。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中华民族素以重“礼”而著称。“礼”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但是等级秩序的标志、人际往来的行为规定,也是一种被不断强化和深化的道德观念。中国礼俗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各族群的礼俗互异,所以要了解中国民俗风情稍稍窥视一下中国礼俗就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

在中国文化中,形形色色的礼仪规定充斥着历朝历代的典籍,从天子到庶民,从官府到百姓,每个阶级、每个阶层都有各种不同的“礼”的制约。从鼓乐齐鸣的郊祀活动、珍馐遮案的祭祀仪式,到三拜九叩的进谒规则;从定亲的束帛俪皮,迎娶的彩绸花轿,居丧的斩衰缌麻,到出殡的灵幄魂幡……这一切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父慈子孝、兄仁弟恭、夫唱妇随、男女有别、长幼有序、尊卑有等、贵贱有分的道德说教,无一不是靠它来体现出来的。一个人从出生到终老,可以说是与礼结下了不解之缘。朋友相见要行礼,过年过节要送礼,喜结良缘要举行婚礼,甚至到了人生的最后关头即将化为云烟之际,还有葬礼。

我曾不止一次的对于汉字的简化提出过批评,汉字的简化不仅简化了汉字的结构,更是将传统文化的灵魂一并减除。“礼”字便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礼”字的繁体写作“禮”,左边是一个“示部”,可见“礼”最初是与祭祀有关的。“示”是会意字,小篆字形,“示”字上面的“二”是古文“上”字,下面的“小”字本是三竖,代表日月星。《周易》讲“天垂象,见吉凶。”只有观察上天的迹象,才能洞察世间的变化,这是因为天象是神用来垂示人类的,告知人间的福祸。值得一提的是最初的“礼”字并没有“示部”,而是写作“豊”,像豆形的器皿里,装满玉串。晚期的金文“礼”加上“示部”,表示用玉石珠宝祭神。

也许有朋友要问了,为什么用玉器祭祀才算礼,礼与玉器有着怎样的关系呢?玉器之所以被我们的祖先历史性的选为沟通天人的礼器,首先跟玉器的物理性质有关。《说文》讲玉是“石之美者”, 它美在什么地方?就是温、润、光泽、以及声音的悠扬。此外,还有关键的一点,就是理,就是玉器内在的纹理会毫无掩饰的表现出来。古书讲“瑕不掩瑜、瑜不掩瑕。”所有的石头之中,只有玉有这样的特性。同时“理”又与“礼”谐音,我想这不仅仅是一种巧合。由于玉的这种品性,人很自然的就将玉和人的德行联系起来,所以中国就有了一个很特殊的文化现象——“以玉比德”,玉器是中国天人合一观念的结晶。

中国文化中的“礼”,是对神灵的祭祀、表达敬意和尊重。引申到日常生活中,那就是对他人的敬重。人的一生与礼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在这众多的礼仪之中,诞生礼、成年礼、婚礼、葬礼无疑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被称为人生四大礼。人体工程学认为礼仪带有集体讯息,也是自然空间内“波”的基因集中的方式之一,它的意识形态的神秘力量会以宇宙能量的形式作用到人的身上。

礼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中国古代价值体系和社会制度的总和,而现在我们所说的礼仪只涉及到人的一般行为和社会活动的某些方面。中华民族号称礼仪之邦,但是由于传统文化在传承方面的断层,导致了中国传统的礼仪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古代行个礼、敬个礼也是礼,在古人眼里,更强调礼的精神内涵。而在现在的“礼”,强调了物质性,礼似乎变了味。那么礼的意义何在呢?我认为礼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秩序,这种秩序对于协调和谐的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有了礼,人际关系协调了,人与人之间的能量关系也就会随之变得和谐,人的精气神也得到了提升,从而就没有了运势、财富和健康上的担忧。

 

李建军写于中国文化研究会

2016年10月28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