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李安想对所有人说:

2016-12-19 刀刀 加州巴士

当你读这篇影评的时候,这部电影已经下线了。李安的最新作品《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在美国上映了不到一个月。不过我还是想写个观后感,是因为当时从电影院里出来,站在南加煞白的大太阳下,我觉得刚才的那两个多小时,我,以及大多数人,都被李安讽刺了。虽然我看的是普通版,但这部电影给我的震撼依然让我在大太阳下站了一会儿。为了写这篇观后感,我还特意读完了原著的中译版。

作为史上第一部120帧每秒的电影,李安创造了一项电影史上的第一,甚至只能在全球5家影院播放。据说清晰的让人晃神。但这并不是一部为了120帧而120帧的炫技电影,这是一部李安向前线的美国大兵致敬的电影。他用自己的镜头语言讽刺和鄙视了普通民众、富翁甚至原著的作者。我想李安只想告诉大家:不是我针对谁,在座的各位都是辣鸡。

情节很简单。

19岁的美国比利大兵比利林恩在伊拉克执行任务。某次和恐怖分子交火,班长史罗坶被恐怖分子击中并且拖走准备当人质。比利毫不迟疑奋勇前去解救班长,同时杀死了一个恐怖分子。这一幕正好被随军的记者捕捉到,他一边救人一边开枪的画面让全民沸腾,他和他所在的B班成为国民英雄。可惜班长最终没有活下来。全班人马却获准回国两周,参加班长的葬礼,并在全国巡回与民众和媒体见面。行程的最后一天,全班到达拉斯观看橄榄球比赛,并且在比赛的中场秀中上台演出。

于是,在这短短的一天中,比利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各种人,普通的民众,橄榄球俱乐部老板、白领精英、中场秀导演、舞台装卸工等等,这个19岁的懵懂青年不但见识了人情冷暖和世间真相,也邂逅了一场短暂而且注定没有结果的爱情。


既然情节简单,那李安到底想表达什么?

李安讽刺了爱国民众。那些体重已达300斤但手里却还拿着大杯可乐的男男女女,他们支持美国出兵,支持打击恐怖主义,崇尚林恩的英雄举动,却在一直冒着傻气问比利“为什么恐怖分子死后可以得到72个处女?” ,”你们在军队里到底可不可以搞基?”

李安讽刺了亿万富翁。虽然富翁让比利一行受到最高贵格的礼遇,坐加长林肯车、到了任何地方都有人夹道欢迎,但是当谈及把林恩的故事拍成电影时,富翁却只愿意付给林恩5000块钱把版权买下来。而原先预计的是10万元。

李安讽刺了媒体记者。总是问一些傻帽却自以为是的问题。”当时在想什么?”、“你们平时都做些什么?” 当答案不符合他们的想象时,便会引发骚动。

李安讽刺了中产白领和中小企业主。他们自称崇尚军人,却只想推销自己的产品,而他们和军队的唯一联系是我爷爷参加过二战

李安讽刺了变老的嬉皮士。那些涌上前来赞叹林恩壮举并且支持攻打伊拉克的前嬉皮士,却大言不惭地说越战时期为了逃服兵役而跑到加拿大。

李安讽刺了舞台导演(和她的观众)。那场盛大的中场秀,林恩和战友好似木偶,他们被要求像机器一样走来走去,而这些傻大兵也只能任人摆布,呆若木鸡。现场火光四射,全场沸腾,而这些呆瓜士兵们只能走正步,立正。他们虽然名为英雄,却是歌手明星们的陪衬和背景。

没错,李安几乎讽刺了所有人。在金碧辉煌的宴会厅里饕餮的名流、体育场里啃热狗的普通人,以及无数和比利打照面的各色人等,他们都表达了对英雄的崇敬和热爱,但他们却并不想真正了解英雄,没有人真正关心英雄的内心世界。英雄只是他们寄托爱国之志的符号,只是他们未来的钞票,只是任人摆布的木偶,只是可以用来打一架的对手。

但是!

李安赞美了英雄。19岁的比利一心只想救班长,他毫不迟疑,没有旁人揣测的那么多想法、内心戏和思想斗争。

李安赞美了同袍之谊。班长史罗坶每次出任务都会对每个士兵说我爱你,冲锋在前,关爱士兵。另一位带班长戴牧则博学多闻,为比利和B班争取利益,他们帮助比利从男孩成为真正的士兵和男人。

李安赞美了兄弟之情。同班8个人,每个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他们希望自己的故事被拍成电影,可以拿一笔版权费去弥补生活。但当比利和戴牧拒绝了投资方的价钱,一分钱没拿到,所有人却都没有异议,大家依然亲如兄弟,毫无内斗和分裂隔阂。

李安赞美了爱情。在尔虞我诈口蜜腹剑的环境中,两颗年轻的心和一场刻骨铭心的短暂恋爱,显得那么高贵纯洁,可怜的比利终于心有所属,却自知无法长久。

 

李安赞美了忠诚。虽然有姐姐的劝阻和新交女友的牵挂,但比利却毫不犹豫地和兄弟们坐上了同一辆车,离开达拉斯,重返战场。结尾处,他内心对每个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说:我爱你们。

李安表达了地这些涉世未深的士兵的同情。他们几乎每个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战争创伤综合征(PTSD),比利甚至会对母亲拍桌子的声音做出激烈的条件反射。而中场秀那绚烂的烟火喷薄而出照亮夜空引发全场欢呼时,他的同袍却条件反射般地缩头痛哭。然而,这一切却无人关心。

纵观全片,李安既不诅咒,也没有鼓吹战争。透过一个19岁的男生的视角,他几乎讽刺了美国各个阶层各个职业以及各个政治倾向的人,讽刺他们的虚伪、无知、肤浅和贪婪,但他赞美了英雄、爱情、友谊和信任。这是他的电影和原著最大的不同。

原著作者方庭(Ben Fountain)显然是反战的。在英文版收录的一篇演讲中,他明确称伊拉克战争为入侵。全篇字里行间都透漏着作者对这场战争的厌恶和反对。见缝插针就要讽刺一下布什总统,动不动就要揶揄一下白人男性。

虽然这部小说获了很多奖,虽然作者想透过一个19岁男孩的眼睛来表达对世俗和战争的厌恶,但里面有太多的篇幅,读上去感觉只是作者一个人在喃喃自语,只是想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完全忘了自己塑造的主人公只有19岁。

 
他借比利之口说出的那些想法,深邃到你无法相信这是一个从小生活在德州的一个无名小镇、高中一毕业就被送上战场的男孩的内心世界。但作者却又无法真的深邃到令人深思。有些篇幅我甚至一度认为完全是在说教,表达作者反战的政治理念,却忘了主人公,忘了故事应该有的节奏。

这部电影的票房不尽人意。在台湾和中国大陆,虽然有史上第一部120帧电影的噱头,虽然族人李安的光环,但两岸民众哪愿意花钱去了解一个普通美国大兵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国各界的嘲讽。除了几个战场戏,没有打斗、没有追逐、没有床戏、没有电脑特效、没有奥运会开幕式那么多的群众演、没有长袍马褂红灯笼的中国元素,谁会买账?

而这部电影把美国各个阶层的人全部都嘲讽了一遍,却竟然不讽刺伊拉克战争,简直和好莱坞的政治哲学格格不入,影评人自然不会给多少好脸色。而对于普通民众,每个人都在电影里找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李安那嘲讽自己的笑容,当然也不会把脸贴过去让李安打。院线排片自然也专挑下午4点和晚上11点这种冷门时段。

但感谢李安,他不用取悦任何人。他用自己亚洲人细腻的心思,展示了美国人自己都没有发觉的可笑和可叹。他能第一个使用120帧技术,却并不屈服于技术,不被技术牵着鼻子走,不想为了展示技术而胡编乱造,这更是难能可贵。

总之,这是一部令人震撼,出了影院需要再想一下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