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期:龙抬头了,您敢宅在家里?

农历二月二,古称中和节,俗称龙抬头。先给您说一个故事:距今1361年,玉皇大帝对67岁的武则天登基当了皇帝一事非常不爽,所以给四海龙王发布了“禁雨令”,规定三年之内不能给向人间降雨。时隔不久,主管天河的龙王见人间干旱,遍野的疾苦,竟然起了同情之心,于是,违抗玉皇大帝的旨意,向人间降了一次雨。

违抗“禁雨令”显然将受到玉皇大帝的制裁,玉皇大帝将龙王发配到凡间,羁押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并且在山上立碑:“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凡间的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去寻觅开花的金豆。直到隔年的二月初二,人们在翻晒玉米时,才发现玉米岂不是金豆?用火炒一炒就是金豆开花。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

龙王抬头一看,见遍地金豆花开,立即禀报玉皇大帝:“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吧。。”玉皇大帝见人间盛开着金豆花,立即撤销了“禁雨令”,并召龙王回天庭,继续为人世间履行兴云布雨之职能。从此,中国民俗中也就有了“二月二、龙抬头”。自此以后,每逢二月初二,就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龙王抬头,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经过冬眠的蛇虫百脚也开始苏醒了。因此,这天也叫“春龙节”。

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这个时节,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备耕之际。从中国文化史上考证,这个民俗可追溯到三皇之首的伏羲氏时期。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法,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

古时也把“二月二”叫做“上二日”。在这天的一项重要国事活动,就是皇帝要去耕田,皇帝要率百官出宫到他的“一亩三分地”上象征性地松土。主要是为了动员举国上下,赶快投入到春耕生产之中,别误农时。

明朝和清朝前期的帝王,每年二月二都要到先农坛内耕地松土,从清朝雍正皇帝开始,每年的二月二这天改为出圆明园,到“一亩园”(今海淀圆明园西侧)扶犁耕田。

过去曾流行着一幅年画,图中是一个头戴王冠、身穿龙袍的天子,手扶犁耙耕田,身后跟着一位大臣,一手提着竹篮,一手在撒种,牵牛的是一位身穿长袍的七品县官,远处是挑篮送饭的皇后和宫女。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叫《皇帝耕田图》。图中的款识写道:“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

人体工程学认为,中国所有的民俗,几乎都是天、地、人三者系统的集成。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也不例外,与古代天象所关联。古代天象将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细分成二十八个,俗称“二十八宿”,又将“二十八宿”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划分为四大组,这就是“四象”: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其中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就是东方苍龙的星象,角宿是龙角,亢宿是龙的咽喉,氐宿代表龙爪,心宿代表龙心,尾宿和箕宿是龙尾。《说文》中有龙的行踪路径:“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晚上,苍龙星宿从东方抬头。盼龙能带来充沛的水源,同时又能驱凶纳吉,赐福人间,人畜平安,五谷丰登。二月二,龙抬头作为重要的民俗保留至今,但它在个人运势方面,也有非常大的作用,唯有顺应天人合一,才是我们好运和健康的保证。每年二月初二,我都要外出走走,踩踩地气,领略来自东方苍龙星宿的祥瑞之气。本文只提醒您一句话,无论今天再忙,也要出门走走,纳天地之瑞气,发悠然之修心。切不能宅在家里,坐失天机。

 

李建军写于2017年2月27日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