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互联网金融涉及校园贷、现金贷等恶性事件层出不穷,债务严重者甚至造成大学生自杀,这一领域的泥沙俱下引发各界关注。
辛苦一番考上大学,大学生群体迎来人生自由绽放的时光。学费和生活费逐一亮相,商场各色消费品牌令人炫目,假期旅游和海外交流项目轮番上阵,你掏出银行卡正准备为大学生活买单,却发现“余额不足”的提示分外扎眼。缺乏定期经济收入,却要承担不小的经济支出,大学生群体只有把目光投向外界金融服务和援助,校园贷、现金贷也就应运而生。
这是一个关于金融的问题,也是一个关于教育的故事。这里充满政府和银行的角力,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也体现着学生、学校与社会的动态平衡。为了写好故事开端,大家各有高招。美国流露出以教育贷款刺激经济发展的美式风,英国展现了尽力平衡校园贷风险的绅士范儿,印度鼓励学生以校园贷试水经济自立,新加坡号召家长寻求校园贷的多元替代品……
美国:以校园贷撬动经济发展
在美国,教育是一种长线投资。政府希望通过提高公民的受教育水准,培养素质优良的公民和市场经济中更高效的劳动力。学生则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来谋求一份更体面高薪的工作。要实现这种双赢局面,政府必须为暂时处于经济弱势地位却具备发展潜力的大学生提供某种经济帮助,使得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回报社会。在经济层面,这些帮助往往就通过形式多样的贷款体现出来。
大学生以学校和所学专业的声誉作抵押,通过向联邦政府或商业银行申请校园贷来支付高额的学费,完成小到买笔记本电脑,大到国外游学等方面的教育投入。当他们毕业成为公司职工后,又不断从收入中返还一部分作为还款,直到曾经申请的教育贷款全部还清。对美国大学生来说,这是大学生涯中一种非常普遍的体验。今年4月份,负责接收学生贷款申请的联邦学生救助中心就已经收到近2000万份申请书。
联邦政府推出的贷款项目是大学生申请校园贷款的第一选择。这些贷款项目对贷款人的资质审核较为宽松,并不需要商业银行所要求的良好信用记录,而且索取的利息也比较低。比较著名的“斯塔福德贷款”显示,学生上学期间暂由政府代缴利息。最重要的是,在政府提供的特定贷款项目中可能包含免除债务的优惠条件,比如毕业生如果能顺利进入某些政府公职部门工作,并且拥有一定时限的良好还款记录,就可以免除剩余贷款。
联邦政府提供的校园贷虽然进入门槛低,但也并非完美。比如,学生可能要担心官方政策“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奥巴马政府曾致力于从企业手中接管校园贷款业务,但新上任的共和党并不赞同政府介入校园贷款的理念,现任教育部长更倾向于将学生贷款收款权等放权给第三方服务型公司。这种政策变动可能导致学生原来申请到手的优惠政策化为泡影。
商业银行发放的学生贷款通常需要良好的信用记录,自然也收取更高的利息,它们因此经常引发业界关于校园贷款盈利性问题的争议。美国最大的学生贷款服务提供商Navient近期还收到消费者金融保护局控告——仅仅致力于短时间内解决收款问题,而不能站在帮助学生的角度,提供基于个人收入水平的还款方案。毕竟,“应该通过校园贷减轻学生债务负担,而不是操纵学生”。
虽然美国的校园贷款之中,政府投入是大头,常常入不敷出,但联邦贷款会通过对不同对象采取相应措施来尽力平衡收支,甚至偶尔获得利润。比如通过研究生贷款和家长贷款中的盈利来弥补在本科生贷款上的投入:同一项贷款项目中,如果本科生支付3.76%的利息,可能研究生需要支付5.31%,父母则需要承担6.31%。
英国:还贷自动匹配收入严格保护贷款人隐私
英国的校园贷可以说透露出一种富有“人情味儿”的理性。它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为了保护学生的权益、控制校园贷的风险,非常注重设置合理的还款时限、还款金额和收款主体。
与美国相比,英国不仅建立了“校园贷偿还自动匹配收入”的还款机制,还能推出很多配套措施促使这一机制落地。根据实际收入情况确定每月还款的金额,即多收入多还,少收少还,这种做法宁可延长贷款人的还贷时间,从而避免了学生因为面临短期巨大的还款压力而选择铤而走险。英国政府的学生金融处就规定:2012年9月1日之前注册课程的学生需要在完成课程的同年8月份缴纳还款,只有当个人收入不低于每周341英镑、每月1481英镑、每年17775英镑的时候才真正开始启动还款程序,如果没有达到还款门槛,还款将自动终止,直到毕业生的收入达到这个标准。2012年9月1日之后注册课程的贷款人,还款门槛则是不低于每周404英镑、每月1750英镑、每年21000英镑的收入。这种规定显得很有“人情味儿”,但背后也是出于合理控制风险甚至维护社会公平的理性考虑。
这一机制能够得到贯彻的前提是严格的信息审核制度和信息更新制度。贷款的学生必须按照要求更新信息,包括结业或毕业的时间、住址、收入情况、工作等方面的变动。如果没有做到,惩罚将非常严厉——无论当下收入情况如何,他们都要在原有应付利息基础上加3%,这对学生来说将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除了及时更新学生的信息,学生金融处还要负责定期更新贷款利率。英国校园贷款利率和市场指数捆绑在一起,因此要根据每年经济状况和市场利率的变动发布最新的还款利率。在还款过程中,学生的还款计划也与所在地和入学时间密切相关。
严格的信息更新要求伴随着繁重的信息保密工作。英国校园贷有三个收款渠道,一是非盈利性政府组织——“学生贷款公司”(SLC)全权代表英格兰的教育部秘书处,北爱尔兰的经济部与苏格兰和威尔士Ministers收取校园贷的还款;二是HMRC从英国税收系统收取部分还款;三是企业雇主自主收取部分还款。而在收款过程中,三个“收款人”几乎不能共享贷款人的信息——无论是个人情况还是经济数据,以便最大程度保护贷款人的隐私。
印度:严苛的校园贷催生学生经济独立
在印度,大学生要获得贷款,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贷款方根据贷款学生的课程种类和大学情况来发放相应的数额,一般在20万和220万卢比(约合人民币2万~22万)之间,平均下来是50万卢比。
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远远高于政府的校园贷款项目,印度最大的抵押放贷银行HDFC2017年的教育贷款利率高达12.3%。由于总体贷款数额并不大,商业银行的还款利率较高,很多考虑海外求学的印度学生,尤其是那些就读于工商管理等学费昂贵专业的学生,申请到的贷款只能覆盖学校开支的三分之一左右,可谓“杯水车薪”。这些学生仍然需要通过勤工助学等渠道获取收入,顺利完成学业。
印度银行为学生贷款设定了一系列看起来“严苛”的申请条件,但这些条件也有效提高了贷款门槛,更能督促借款方谨慎发放贷款,最终提高校园贷款的安全性。
一个印度大学生要申请校园贷,首先得有一位共同申请人。他可以是学生的父母、配偶或是兄弟姐妹,这样一旦本人无法还清贷款,出资人可以保留追踪这些“共同申请人”财产的权力,将银行的坏账率风险降到最低。其次,申请贷款数额在40万卢比到75万卢比之间的,必须有第三方机构作为担保人。申请超过75万卢比的贷款则必须提供抵押,比如说一栋房子。另外,一旦被发现不能及时履行还款任务,贷款学生和共同贷款人的信用记录将受到破坏,也会严重影响未来他在社会中享受到的金融服务。
印度尝试海外学业贷款的学生越来越多。Ajay Bohora是一家提供学生贷款的金融公司执行董事长,据他透露,如今印度父母之所以鼓励孩子尝试教育贷款,主要是因为他们想要鼓励孩子在相对独立的经济环境中学会平衡收支、最终学会经济自立。作为孩子成人之后的第一笔社会贷款,良好的校园贷还款记录可以为他们创造良好的信用记录,有利于为将来更大金额的贷款开山铺路,比如车贷、房贷甚至是度假贷款等。另一方面,从消费习惯上来说,印度人更倾向于把家庭存款用于应对紧急情况和一些不可预见的开支,因此在教育上就会更加倾向于寻求贷款帮助。
新加坡:鼓励减少对校园贷的依赖
教育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每一个学生都不应该因为经济困难而错过受教育的机会。如果说这对大多数国家来说是一种教育理想和共识的话,新加坡正是致力于用校园贷款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理想。
新加坡的校园贷主要靠政府提供的学费贷款和部分商业银行的学费贷款,其中有些贷款项目在学习期间并不需要学生上缴利息,如星展银行(新加坡最大的商营银行)学习贷款和华侨银行的弗兰克学习贷款。一个普通的新加坡大学生基本可以完成90%的还款任务。为了保护学生的经济权益,也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商业银行会采取还款自动扣除的方式防止学生错过还款时间。此外,银行还会推出与校园贷相关联的贷款以进一步减少与学业相关的开支。
新加坡教育部联合高校和学院为符合条件的本国在校全日制学生提供学院学习贷款,新加坡国立大学学习贷款的范围可以覆盖所有本科生课程,并根据不同的需要提供几种贷款方式。申请这些贷款必须提供一名本国担保人,顺利申请后可以享受最高5年的无息贷款和最长20年的可负担利息贷款,并且可以同时享受教育部提供的学费补助。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新加坡也出现了一批校园贷的“细流”:个人对个人(P2P)的贷款业务。MoolahsSense等新兴P2P平台通过与大型商业银行合作,提供针对学生的贷款业务,有利于学生通过点对点对接迅速获得自己的贷款资金。除了申请校园贷款,学生还可以通过学院提供的暑期活动等形式获得金融服务。
当然,家长们仍然被鼓励提前为孩子准备上大学的费用,避免在可能日益增长的大学费用面前措手不及。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未雨绸缪,为孩子上大学而提前购买投资产品、有计划地储蓄等等。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