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华联社讯】上海小学课本“外婆”一词修改为“姥姥”,引起舆论激烈争论;其中有媒体发现该市教委曾指“外婆”是方言,更是舆论争论的重点。
对此,有专家认为,“外公外婆”在学术层面上不算方言。 综合媒体6月22日报道,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标注“外婆”一词为“方言”,而语义为外祖母的“姥姥”一词无此标注。
但不少网民不认同这种说法,有人更指“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这些才是普通话词汇,你要是外婆是方言,姥姥也是方言”,亦有人调侃“以后民谣《外婆桥》岂不是要变成《姥姥桥》,《外婆的澎湖湾》岂不得成了《姥姥的澎湖湾》?”
{yendifplayer videoid=134}
有专家认为,文学的本质就是承载、表达、构建人类的情感世界,情感离不开个人所使用与附著的独特语言;如果简单粗暴地篡改作家的用词遣句,破坏原著独特的语言风格。
另有方言专家认为,“外公外婆”在学术层面上不算方言,没必要刻意改动。 上海市教育出版社声明称,在沪教版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中,既有“外婆”的称谓,也有“姥姥”的称谓,而教材把“外婆”改成“姥姥”是为了落实小学二年级“识字教学”任务中,认读“外”、“婆”、“姥”3个字的需要。(文章来源 多维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