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华埠英文报纸先驱郑玉安逝世

 

 

【美洲华联社讯】夏威夷出生的记者郑玉安(William Yukon Chang)9月4日在旧金山去世,享年103岁。他为纽约华人移民后代创办的英文报纸寻求帮助他们建立美国身份。

他的女儿郑瑞玲确认了他在一家康复机构去世的消息。

1949年左右,郑玉安在他位于曼哈顿的公寓里工作。 WILLIAM Y CHANG ARCHIVE/COLUMBIA UNIVERSITY

在从1955年开始的17年间,郑玉安的月报《中美时报》(Chinese-American Times)一直记录着纽约华人社区,特别是华埠的生活、文化和政治,不过他把更为广阔的东海岸定义为他的报道范围。

“纽约的华裔社区当时很小,政治上也不强大,比尔是他们的代言人,”曼哈顿巴鲁克学院(Baruch College)历史教授夏洛特·布鲁克斯(Charlotte Brooks)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他决心让这个社区发出自己的声音,让他们有一些引以为豪之处。”

他的报纸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数不多的几家面向数代华裔群体的英文报纸之一。“他想让他们感到他们是美国人,但也是华人,”郑瑞玲说,“感到他们属于美国,还有其他跟他们一样的人。”

在管理报纸的同时,郑玉安在华埠还做着其他工作,他的本地人身份和流利的英语使他成为炙手可热的翻译、老式宗祠的亲信、房屋租赁纠纷的中间人,并为社区委员会发声。

郑玉安面向华裔群体的英文报纸《中美时报》1960年11月版的头版。

郑玉安面向华裔群体的英文报纸《中美时报》1960年11月版的头版。 THE MUSEUM OF CHINESE IN AMERICA

“要是牌桌变成赌博窝点,被抓了现行,他可以替警察翻译,”郑瑞玲说。“要是有人被移民局抓住,他认识保释担保人。”

到1964年,郑玉安曾表示有大约3000名订阅者,他感到他帮助培育了华裔美国人,并为他们带来了尊重。

“在纽约经过50年,”那年他对《纽约邮报》(The New York Post) 说,“我们终于成为一个少数群体。我们不再只是一群怪人。现在我想要帮助加快我们的同化过程。”

郑玉安1916年1月1日出生于檀香山。他的父亲郑生(William Sang Chang,音)是商船海员,母亲李桂娇(Kui Kyau Lee,音) 是家庭主妇。他会说英语和数种汉语方言。

从檀香山的高中毕业后,郑玉安前往上海。他在那里从美国传教士创办的圣公会学校圣约翰大学获得新闻学学士学位。

1937年爆发抗日战争,他回到夏威夷,三年后又返回上海,当时英文日报《大陆报》(The China Press)聘请他担任体育记者。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占领上海的日军关停了《大陆报》,郑玉安虽未被监禁,但必须戴臂章,表明自己是敌国公民。

“我靠着在黑市上买卖各种有价值和需求的东西,勉强维持生计,包括木柴、大米、奎宁、自行车轮胎、樟脑丸和羊毛纱线,”布鲁克斯的著作《美国移民:1901-1949年在中国的第二代华裔美国人》(American Exodus: Second-Generation Chinese Americans in China, 1901-1949,2019)引用他的话说。

220世纪30年代末,郑玉安在上海。他后来供职于这里的英文报纸《大陆报》。20世纪30年代末,郑玉安在上海。他后来供职于这里的英文报纸《大陆报》。 WILLIAM Y CHANG ARCHIVE/COLUMBIA UNIVERSITY

战后,《大陆报》恢复出版,郑玉安被重新聘为该报的城市版编辑和社会专栏撰稿人。但在1947年乘飞机到美国参加一个广告宣传活动后,他决定留下来,在纽约定居,为政府的外展组织和餐馆工作。

他还短暂地为《周六晚邮报》(The Saturday Evening Post)撰稿,但他找不到其他新闻方面的工作。他为该报撰写了一篇聚焦中国军队结构和战术的文章。

“无论老少,”他在朝鲜战争期间以“Yukon Chang”为笔名的文章中写道,“中国红色战士掌握着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钥匙。如果他的领导人坚持目前的路线,远东抵抗共产党的军队在战斗中迟早会与之相遇。”

1954年,郑玉安在一个华裔美国房地产代表团与纽约市长小罗伯特·F·瓦格纳(Robert F. Wagner Jr.)的会面中担任翻译。

“在很好地解决了我们的问题之后,瓦格纳说,‘你们一定要经常来。我们不知道你们所在的社区发生了什么,”郑玉安在接受《纽约邮报》(The New York Post)采访时回忆道。“有人说。‘可是我们有四份报纸呀!’”但它们都是中文的。 

“你们难道不应该至少有一份英文报吗?”瓦格纳市长问道。

郑玉安同意这一点,不久后,他用自己的钱创办了这份报纸,由他一个人运作:他是主编和出版人,几乎所有的文章都是他写的,广告也是他去卖。每期报纸都是在他的家里制作,先是在皇后区的福里斯特山,然后,在他于1960年代搬到曼哈顿后,在华埠出版。

“我们所有人都坐下来叠报纸,先对折,然后再对折,”他的女儿说。“他有订户——他把地址打印出来,然后贴上邮票。”

郑玉安于1972年退休,关了报社,和妻子一起四处旅行。那时华埠正在发生变化。据位于曼哈顿的美国华人博物馆(Museum of Chinese in America)说,美籍华人正在离开这个社区,新的一波中国移民正在涌入。

2000年,郑玉安与作家谭恩美和演员成龙一起获得了该博物馆的传承大奖(Legacy Award)。

除了郑瑞玲,他还有另外两个女儿,普里西拉·郑(Priscilla Chang)和玛丽娜·郑·哈里森(Marina Chang Harrison)。他的妻子汤国梅是中国国民党将军汤恩伯的女儿,于2000年去世。

大约一年前,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收购了郑玉安的档案,其中包括《中美时报》的全部报纸。

“很明显,它对华埠的社会生活做了非常丰富的描述,”哥伦比亚大学珍本与手稿图书馆的美国历史策展人泰·琼斯(Thai Jones)说。“他的工作让那些在外人眼中的他者群体变得正常化和美国化。”(文章来源: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