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奖终身成就奖得主、编剧泰斗张永祥在洛杉矶逝世

台湾编剧泰斗张永祥

【美洲华联社10月8日洛杉矶讯】昨晚8点56分,台湾编剧泰斗、2016 年金马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1960年代至1990年代全球华人观众最熟悉的编剧大师张永祥,在洛杉矶家中安详辞世,享年92岁。

张永祥自青年时代便投身戏剧工作,1964年起参与筹备电影《养鸭人家》,正式步入影坛,前后编写160多部剧本,是台湾作品产量最多的编剧,先后获颁四次亚洲影展最佳编剧奖,五次金马奖最佳编剧奖,得奖纪录不仅空前,即使未来的电影编剧也不易打破这样光荣的纪录。

于影坛最前线退役后转任教职,再任职电视工作,1990年代初期于华视服务期间规划轰动各界的《包青天》剧集,为张永祥辉煌的演艺生涯再掀高潮。2016年获金马奖终身成就奖,也是首位以编剧身份获颁此项殊荣的影剧工作者。

从事影剧工作半世纪,张永祥为人忠厚、谦让,作品如人,不哗众取宠,不媚俗骄饰,真实呈现社会民俗风情,世间人情冷暖。最擅在作品中建立质朴、平和传统文化的生活真相,令其笔下人物与现实生活契合无间,作品内涵使人动容,剧本品质更得制片人赞赏、信任,获得许多电影同业的尊敬,不仅大成本、大制作的影片,均委以编剧重任;他也是许多独立制片人争相邀约的编剧,因为他的剧本提高了影片的层次,是票房卖座的保证。

从中影的「健康写实」到大众公司的缤纷灿烂,再到浪漫奔放的琼瑶作品改编,以及将伤痕文学搬上银幕-这样的正向能量,始终是张永祥作品最显着的风格。《养鸭人家》使文化界对于华语电影刮目相看,承认国片确有其严肃认真的艺术表现,《再见阿郎》、《小城故事》、《原乡人》等作品也是在当年乡土文学的大时代文化氛围底下,相映而生、实实在在的「乡土电影」。

作品为数众多,手稿却没留下几件,能有出版机会的电影剧本更是少之又少。但张永祥说过,「我没有读者,但是有许多观众」。在金马盛会领取终身成就奖时,他更表示:「我非常幸运!非常幸运-生活在一个美好的年代。」

张永祥生于1929年,山东烟台人,内战时跟随山东联合中学颠沛迁徙,1949年来台后考入政工干校第一期戏剧组,师从李曼瑰等名家,毕业后曾于母校担任系主任,他的编剧生涯始于舞台剧,曾任职军中编导、中国电影制片厂编导、中华电视台节目部经理。

本社档案照,2018年3月17日,张永祥(左4)出席南加美华文艺季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张永祥旅居美国洛杉矶多年,2014至2021年间,张永祥每年参加南加美华文艺季电影讲座,并至大学与学生分享他的丰富的创作经验;2016年应邀于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CSB)演说,现场座无虚席,反应热烈。

张永祥曾说,我没有读者,但是有许多观众。他重要获奖纪录:

1964 《养鸭人家》第12届亚洲影展最佳编剧奖(中影公司出品)
1968 《家在台北》第16届亚洲影展最佳编剧奖(中影公司出品)
1972 《还君明珠双泪垂》第10届金马奖最佳编剧奖(中影公司出品)
1974 《香花与毒草》第22届亚洲影展最佳编剧奖(中制出品)
1976 《寒流》电视剧集第2届国家文艺奖戏剧类得主
1975 《吾土吾民》第12届金马奖最佳编剧奖(大众公司出品)
1978 《源》第26届亚洲影展最佳编剧奖(中影公司出品)
1978 《汪洋中的一条船》第15届金马奖最佳编剧奖(中影公司出品)
1979 《小城故事》第16届金马奖最佳原著编剧奖(大众公司出品)
1981 《假如我是真的》第18届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永升公司出品)